新当选美国副总统,她的印度老家沸腾了

全现在
2020-11-20 17:21
摘要

在为混出名堂的“老家人”振臂高呼、摇旗呐喊这件事上,全世界的“老乡”都差不多。

在为混出名堂的“老家人”振臂高呼、摇旗呐喊这件事上,全世界的“老乡”都差不多。

最近一个受到“老乡”鼎力支持的国际知名人士是卡玛拉·哈里斯。这位即将履新美国副总统的少数族裔女性,因为自己的印度血统而受到了家乡人的狂热追捧。

“老乡们”从美国大选前的最后一周就开始为哈里斯祈祷;待她确定成为下一任美国副总统时,老家已经“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家乡人殷切地表示,希望哈里斯可以给当地建一所大学,“也不枉费我们的真诚祈祷。”

热情洋溢的“印度老乡”

当地时间11月14日是印度传统节日“屠妖节”(Deepavali,又被称为“排灯节”)。但和很多地方不同的是,泰米尔纳德邦蒂鲁瓦鲁尔区的一个小村镇图拉森德拉普拉姆(Thulasendrapuram,下文简称图拉森村),提前一个星期就过了这个节日。

图拉森村的500多位村民有充足理由提前过节。11月7日晚间他们得到消息,自己的“同乡”,美国民主党人卡玛拉·哈里斯已确认成为下一任美国副总统。

8日一早,村民们就迅速爬起来,在自家门前画上了色彩鲜艳的“古拉姆”(koloam,印度特有习俗,会在屠妖节当天用经过染色处理的米粒、糯米粉等材料在地上画出的图腾画),还配上了文字说明,“祝贺卡玛拉·哈里斯——我们村的骄傲。”

整个一天,村子里鞭炮齐鸣,村民们争相分发糖果,有人举着哈里斯的画像大声欢呼,有人比着胜利手势“招摇过市”,所有人脸上都挂着喜悦。

在得知卡玛拉·哈里斯成功当选下一任美国副总统后,图拉森村的民众用鞭炮和烟花为她庆祝 图片:AFP

“她是本村土地的女儿!”一位名叫拉莉萨的家庭主妇说她几乎无法抑制自己的兴奋,“她(哈里斯)获得的职位真让人难以置信!”

“卡玛拉让这个村子非常自豪,”村民雷加纳桑在当地印度教寺庙Sri Dharma Sastha门口对美国公共电视台记者表示,“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鼓舞人心。她属于这片土地!”

寺庙的高级神职人员拉马南(S.V. Ramanan)也很兴奋,在面对《印度报》记者时他坦言,“全村的庆祝活动都是自发的。”

11月3日,也就是选情最为焦灼的时刻,人们纷纷来到这座神庙,男人们穿着白色长袍,女人们穿着鲜艳的纱丽,他们给印度教神像披上玫瑰花瓣和一串串香气扑鼻的茉莉花,希望神明能保佑哈里斯顺利当选。

祈福仪式一结束,村民们就摆出了一桌盛宴。他们坚持认为这是哈里斯最喜欢吃的一些菜。

“很明显,村里的人都认为,她一旦赢得这次选举,就能帮我们一些忙,”村民卡利达斯·凡达亚当时说道,“所以我们都希望祈祷能奏效。”

图拉森村的孩子和大人们一起,举着哈里斯的照片,恭贺她胜选 图片:AFP

8日这天,村民们再次聚集在这所寺庙,感谢神对他们此前祈祷的回应。他们相信,哈里斯的胜利不仅是图拉森村的荣耀,同时也是泰米尔纳德邦和整个印度的高光时刻。

从“没印象”到家喻户晓

欢天喜地的气氛和热火朝天的庆祝活动其实掩盖了一个事实:直到今年8月,在哈里斯被提名为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之前,图拉森的村民对这位8000多英里外的老乡还一无所知。

8月11日,在乔·拜登正式宣布他的竞选搭档将是卡玛拉·哈里斯后,各路媒体开始争相刊登她的个人履历,这时候人们忽然留意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帕因加那杜镇”。媒体报道称,这里是哈里斯外祖父的家乡,而帕因加那杜正是图拉森村所在的镇子。

尽管哈里斯更引人注意的身份是非裔女性,但印度血统也是她的重要标签。她曾在多个演讲中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印度外祖父戈帕兰(P.V. Gopalan)。在她的描述下,戈帕兰是为印度独立而战的民族主义人士。

1911年出生在图拉森村的戈帕兰在20岁左右就离开了村子。他的女儿,也就是哈里斯的母亲莎玛拉·戈帕兰(Shyamala Gopalan)在20世纪50年代末独自来到美国,作为医生,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乳腺癌。莎玛拉于2009年死于癌症。迄今为止,她仍然是哈里斯谈论最多的人之一。

11月7日,哈里斯在特拉华州发表胜选演说时曾表示,“当她(母亲)19岁从印度来到这里时,未必能想到会有这么一天(指自己成为副总统)”,“但她深信不疑的是,在美国,没有什么不可能。”

在特拉华州的胜选演讲上,卡玛拉·哈里斯(右)意气风发。在她身边的是即将履新的美国总统乔·拜登(左) 图片:AFP

哈里斯类似的表达在大选期间还有很多。但胜选之前在全美各地东奔西跑的她并不知道,自己的家乡为了让村民唤起对她的记忆做了哪些工作。

“由于大多数村民都不知道她,我们向他们详细介绍了她的祖先。”村委会委员苏达卡尔(Arul Mozhi Sudhakar)表示。

不过苏打卡尔也承认,目前村里已经没有一个跟哈里斯的外祖父——戈帕兰的家庭成员有血缘关系的人了,村民们也没法确定哈里斯外祖父故居的具体位置。现在他们唯一知道的是,戈帕兰于1998年死于金奈。

虽然对于哈里斯的外祖父,村民们已经记忆模糊,但有关其母亲莎玛拉的故事还是有人印象深刻。有人强调,莎玛拉肯定回来过;还有人声称,他们记得哈里斯本人也来过,只不过那时候她还是个小女孩。有记性好的村民表示,哈里斯后来还曾给家乡捐过钱,但具体捐了多少,他也记不清了。

但这些都不重要,当人们知道自己的家乡竟然出了这么大的名人的时候,每个人都迅速沉浸在巨大的骄傲之中。村民们还很快意识到,屠妖节就要到了,“那就让节日提前几天到吧!”对于图拉森的村民来说,早一个星期过节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老乡副总统”能给印度带来什么?

虽然在这次选举中,图拉森村明显倾向于民主党,但在印度,更多人支持的是特朗普。最近人们还发现,前不久刚去世的一位男子生前在自家后院为特朗普建了一座神龛。

印度主流媒体的态度也大抵相似。在他们的描述下,今年的美国大选就是对特朗普的“全民公投”,即使特朗普最终失败,那也和他的竞争对手关系不大。正因为此,有关哈里斯和印度的关系甚少见诸报端。

今年2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左)到访印度,与总理莫迪(右)会面 图片:AFP

和图拉森村民一样,在哈里斯成为拜登的竞选伙伴前,大部分印度人也不知道她是印度后裔。

因此,当大局已定,美国将迎来拜登-哈里斯时代后,印美关系走向何方开始成为印度人关心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美国新政府会更熟悉印度,毕竟哈里斯年轻时曾在印度待过很长一段时间,至少她对印度的饮食和文化是相当了解的。

拜登也是如此。其实早在成为奥巴马的副手之前,他就曾和印度参议院打过交道。当时在他的努力下,印美双方顺利达成了核协议。在竞选期间,拜登还不止一次地强调,他会为技术移民工人发放更多签证,这与特朗普的签证收缩政策形成鲜明对比,而技术移民工人中的大部分正好也是印度人。

虽然乍看上去,拜登-哈里斯主政的白宫会对新德里更为友好,但也有不少外交政策专家预计,新一届政府可能会对印度采取更为强硬的政策。

哈里斯已经表示,她对印度加强对克什米尔控制的方式感到担忧。对这片土地,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存在争议。今年以来,双方的边境冲突从未停止过。

“卡玛拉个性很强,对人权和公民权利等问题有自己的明确看法,”她的叔叔巴拉昌德兰(G. Balachandran)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道,“如果她觉得印度在反对人道主义权利,那么她可能会说点什么。”

多数分析人士认为,拜登政府上台后,印度的人权问题可能会得到更多关注,这可能会让总理莫迪感到紧张。

但图拉森的村民并不需要考虑美印关系的问题,他们现在正在畅想的是哈里斯会给这个地方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不少人表示,希望哈里斯能在老家建一所大学,这个愿望他们已盼了多年。

当然,就算不建大学也没关系,村民卡利达斯说,“至少给这里的神庙带来更多捐赠也是好的。”

编辑 曹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