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江秀水长流,古城文脉悠远。巍峨的广济楼千百年来屹立江畔桥头,见证了潮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兴起与繁盛,由此步入古色古香的牌坊街,一条文化长廊串联起恢宏端庄的镇海楼。这里,便是潮州作为千万潮籍侨胞“心灵原乡”的根脉所在。近年来,“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的殷殷嘱托成为潮州奋发向上的澎湃力量,以古城保育活化守牢文化根脉,以非遗传承创新激发文化活力,以侨资侨力赋能经济社会,以自主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借“百千万工程”东风绘就城乡蝶变图景,潮州这座千年古城,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28日,第二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在潮州举办,这也是国际潮团联谊年会首次走进千万潮籍侨胞“心灵原乡”——潮州。为迎接年会,潮州处处洋溢着喜迎盛会的浓厚氛围,整座城市以崭新的面貌和饱满的热情,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潮州乡亲回家团聚。

韩江秀水长流,潮州古城文脉悠远。
古城保育活化 守护文化根脉
在第二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在潮州举办前夕,位于潮州古城区昌黎路的镇海楼续建工程建成开放,消息传来,再次引发海内外潮人的情感共鸣。香港潮属社团总会永远名誉会长庄学海激动地表示,这座建筑是潮州千年文化的象征,是我们的根,如今重现风采,为所有潮州人找回了精神家园。
据了解,本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举办期间,主办方围绕探访“寻根祖地”,规划了一条贯穿古城核心的“寻根动线”——从连接海内外潮人的精神“纽带”广济桥为起点,走过古城正门广济楼,穿过满是生活气息的东门街与牌坊街,最终抵达象征潮州历史文化根源的潮州府署镇海楼。在这里将举行全球潮团旗帜插旗仪式,以旗帜汇聚的具象形式,传递全球潮团跨越山海、奔赴故里的“扎根”深情。镇海楼的钟声、古城的烟火、非遗的匠心,对海内外潮人而言是直抵心灵的真切呼唤。
镇海楼的“重生”,是潮州古城活化的标志性成果之一。近年来,潮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强化“潮文化”城市标识,下足绣花功夫,把精细、精致的“潮味”元素融入古城微更新工程,推动城市更新、文化振兴,全面拓展古城文化旅游的纵深度。
行走在古城最具代表性的牌坊街,处处感受到潮州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蓬勃的文化活力。当地以保护传承为宗旨,打造了20多个非遗展馆,涵盖了潮绣、潮州木雕、手拉朱泥壶、潮州抽纱、潮州工夫茶艺、潮州麦秆贴画等非遗项目以及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动、静态有效结合的方式,生动展示了潮州文化的多姿多彩,诠释了其作为中华文化重要支脉的鲜明地域特色。
古城的活化升级不仅守护了文化根脉,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广济桥单日最高接待量达1.9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如今的潮州古城,已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牌坊街获评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这座千年古城已发展成为文旅“顶流”,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潮州镇海楼前英歌起舞。
凝聚桑梓情谊 做好“侨”的文章
“海内一个潮州,海外一个潮州”是对海外潮人众多的真实写照,潮州是著名侨乡,目前海外潮籍(指原潮州府辖属地区)华侨、华人及其后裔约1500万人,潮州会馆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跨越45载的潮人盛会,如今首次在潮州举办,彰显了全球潮人“归家”的夙愿。
“潮团归潮承载着全球潮籍同胞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寻根期盼,是潮州坚定不移做好‘侨’的文章、凝聚四海潮人力量、推动潮人经济文化协同发展的大事要事。”国际潮团总会主席、第二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主席徐和介绍,本次年会以“根脉亲 家国兴”为主题,以“归潮”为主线,以文化为载体,让全球潮人在归乡之旅中寻根脉、叙乡情、兴家国、谋未来。
近年来,潮州以文化为纽带、以乡情为桥梁,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将海内外潮人的桑梓情怀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潮州市建设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潮州分馆、中国侨乡文化(潮汕)研究中心等涉侨平台,创新开发“潮州话·呾你听”客户端,推送潮州俗语、传统民俗等内容,唤起海外侨胞的乡愁记忆。持续开展“寻根之旅”“潮州文化海外行”等活动,在新加坡、中国香港举办“潮州节”,在法国巴黎举办民俗巡游,与海外潮籍社团共建7个“潮文化海外交流中心”,让潮州文化成为连接海内外潮人的精神纽带。
潮人素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广大华人、华侨始终情系桑梓、心系家国,成为推动潮州经济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潮州通过海外潮籍社团牵线搭桥,开展“大招商”行动,带动智能卫浴、电子陶瓷等产业签约超50亿元。凯普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实现“当年洽谈、当年开工”,成为生物医药领域标杆;万实·潮汕智慧物流园补齐智慧冷链仓储短板,辐射全国物流网络;九牧云科产业园等项目投产,推动潮安智能卫浴产业达成意向订单20亿元。海外潮商还助力“潮货”出海,潮州陶瓷、单丛茶、盐焗鸡等产品通过侨商网络融入全球产业链,年销售额稳步增长。
据潮州市侨务部门提供的数据,近一年多来,海内外潮人通过潮人故里公益基金等相关平台,捐资支持“百千万工程”、潮州市人民医院综合楼、“潮人公园”、“镇海楼续建工程”等项目达6亿元,有效推动了潮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 城乡面貌焕新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潮州将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强劲的发展优势,在守护好文化根脉的同时,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围绕陶瓷、食品、电子等支柱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健康、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以及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未来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把工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突围突破,着力打造“现代轻工业重镇”,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取得新成效。
“自主创新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潮州始终将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引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增长极,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新高度。潮州市统计局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潮州地区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042.52亿元,突破千亿大关,同比增长5.0%,三季度经济总量创历史新高。
潮州是声名远播的“中国瓷都”,陶瓷产业历史悠久。为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当地通过品牌、技术、节能的提档升级,实现从“日用瓷大市”向“新材料强市”的跨越。潮州三环集团历经多年攻关,将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的陶瓷介质层从5微米薄至1微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潮安智能卫浴产业集群入选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智能坐便器CCC认证数量居全国各县区第一,获得全国首张湾区认证证书。
潮州大力发展新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凯普医学科学园生产基地落成后生产能力大幅提升,韩江实验室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潮州还深入实施“人才归潮”计划,累计引进科研团队40支,为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2024年,潮州高新技术企业存量达 318家,增速居全省第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969家次,增速列全省第一,创新驱动成效显著。
近年来,乘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时代东风,潮州市精准施策、聚力攻坚,取得一系列标志性、突破性成果,推动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为扩大特色产业品牌影响力,潮州全力打造“世界美食之都”“中国瓷都”城市品牌,做强“庵埠糖果小镇”“中国海鮸之乡”等特色产业,海鮸鱼产品入选首批“广东鲜品”现代化海洋牧场区域公用品牌,2025年全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工作推进会在潮州召开;加快推进潮州市特色产业孵化基地、饶平县盐焗鸡食品产业园等项目;凤凰单丛茶前三季度产值75.91亿元,入选农业农村部2025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单;举办潮食会、智能卫浴产业大会、不锈钢产业大会,累计斩获意向订单212.5亿元。
广东“东大门”提升工程,是潮州“百千万工程”的一项德政工程、民生实事,为此该市专门制订工作方案,将“城市门户”路段作为重要切入点,全力做好房屋风貌提升、绿美干道提升等工作,7个省际通道累计整治超36公里,12条门户主干道整洁畅通,8个省际边界镇累计完成农房微改造5849栋,进一步擦亮城市窗口,改善人居环境,并通过样板引路、示范带动的方式,以点带面带动全域城乡风貌提升。
韩江潮涌处,潮州焕新章。站在新的起点上,潮州正以第二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举办为契机,进一步凝聚全球潮人力量,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共生、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同步、产业升级与生态保护共赢。这座承载着千年文脉、饱含着桑梓情怀的古城,奋楫扬帆正当时,踔厉奋发谱新篇,海内外潮人同心同德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潮州答卷,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繁荣美丽。
(本栏图片由潮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詹婉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