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午,广东省新闻办召开2025大湾区科学论坛新闻发布会,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郭亦乐出席发布会并介绍本届论坛筹备情况。
据介绍,为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2025大湾区科学论坛定于12月6日—8日在粤港澳三地同步举办,论坛将由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目前,已确认出席的重要科学家50多人,其中两院院士39人,海外学术机构院士16人。
本届论坛以“智创湾区 产研共融”为主题,设置开幕式、主论坛、分论坛及特色活动等。其中,开幕式和主论坛将于12月7日上午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主会场召开。开幕式将邀请国家领导人、国家有关部委领导,以及粤港澳三地政商学界和海内外知名学者参会。主论坛邀请图灵奖得主、国内外知名院士、龙头企业负责人等进行主旨演讲。
同时,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阳江、惠州等地将举办多场分论坛与特色活动,这些活动将聚焦关键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驱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为大湾区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言献策。
“大湾区科学论坛已成功举办三届,受到科技界的广泛关注。本次论坛将继续由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主办,我们正按照高端化、精品化、开放化的办会目标,稳步有序推进论坛的各项筹备工作。”郭亦乐说。
本届论坛将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突出前瞻性科技创新引领。2025大湾区科学论坛围绕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发挥科学前沿对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解决全球性问题挑战的牵引作用,瞄准新一代人工智能、新材料、脑机接口及类脑智能等前沿话题和“卡脖子”领域,展开一系列前瞻性探索,为巩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提供科技支撑。
二是突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要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论坛围绕推动绿色能源与科技创新双向融合,将举办能源体系建设、碳中和、海洋科技等分论坛;围绕传统制造业提质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新思路、新方法,将设置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智能系统与产业创新应用、低空经济等分论坛;围绕产业科技创新人才高质量发展,将组织科技文明与共建幸福、女科学家、人才高地等分论坛及“科学有Young”等面向中小学生的科普活动;围绕集聚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将开设科技金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数字生命与健康等分论坛,助力大湾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三是突出高水平开放合作。2025大湾区科学论坛将继续秉承促进高水平开放合作的理念,继续举办“中国科学院-广东省科技成果对接会”,为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搭建精准匹配的合作平台;探索举办“全球技术经理人大会”“中韩氢能源产业科技创新与转化合作交流会”等活动,促进科技自主创新和国际开放合作良性互动,为大湾区加快建设成为全球科技创新合作的高地搭建舞台。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伊诺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万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