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
近日,深圳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深圳蓝皮书:深圳经济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是由深圳市社会科学院联合全市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撰写的年度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了2024年深圳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主要特征与成就,并对2025年投资等重点领域和行业发展形势进行展望,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全书分为总报告、宏观经济篇、高质量发展篇与经济体制改革篇四个部分。
总报告提出,2024年深圳经济呈现“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具体体现在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深化等多个方面。与此同时,深圳经济发展仍面临一系列挑战,比如十大行业发展不均衡、部分行业增速偏低、消费与投资增长放缓等。展望2025年,面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刻调整与国内高质量发展要求,总报告建议深圳要紧抓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双引擎,强化科技创新基础、激发社会消费潜力、扩大制度型开放、引导战略投资布局、提升营商环境质量,全面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与制度竞争力,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宏观经济篇围绕投资、消费、出口、工业经济运行、房地产价格等重要领域展开分析。报告梳理了2024年深圳在投资、消费与工业经济等方面的总体情况,并对2025年发展趋势作出研判。报告提出,2025年深圳既面临外部不确定性增加的挑战,也有“两重”“两新”等政策拉动生产需求带来的支撑,应锚定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的目标,从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产业创新高地、多措并举强化要素供给等方面综合施策,加快构建具有深圳特色与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质量发展篇聚焦消费、物流业、数实融合、人工智能大模型、高新技术园区等领域开展研究,形成兼具理论与实践价值的政策建议。报告还构建并分析了2019–2023年深圳长期主义战略实施指数,发现深圳要素投入结构高度契合长期主义战略导向。以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为例,全市产业政策展现出较强的延续性与稳定性,表明长期主义战略在推动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经济体制改革篇系统梳理并深入分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演进脉络、新质生产力培育长效机制、制度型开放、先行示范区现代化建设等议题进行专题探讨,提出了推动改革突破与制度创新的具体建议。
(图片由出版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