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独行,而是同行:《心路·新路》讲述鸿蒙生态的共建之路

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王新根
11-25 11:34
摘要

不是独行,而是同行:《心路·新路》讲述鸿蒙生态的共建之路

2025年11月28日,鸿蒙星光盛典将在深圳龙岗大运体育中心隆重启幕。这场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深圳市人民政府、央视频、总台广东总站共同承办的大型直播晚会,将以“在一起”为核心主题,展现中国科技事业在全社会协同奋进下取得的成就。

作为盛典的重要预热,生态伙伴采访片《心路·新路》将于11月24日正式上线。以“一件旧物,一段心路”为叙事线索,邀请鸿蒙生态的关键共建者走进象征“生态共同体”的环形空间,通过承载记忆的旧物,共同讲述一段从“技术适配”走向“价值共创”的真实历程。

从“破冰”到“攻坚”:旧物背后的生态进阶之路

每一件旧物,都不是孤立的记忆碎片,而是一段共同成长历程的见证。回望鸿蒙生态的起步阶段,许多伙伴最初面对这个新生系统时,心中不乏疑虑:技术是否成熟?投入能否回报?生态能否持续?但正是在一次次攻坚克难中,信任逐渐建立,合作日益深入,最终走向深度共建、共赢未来。

生态的“破冰”,始于一份战略性的信任。粤政易团队带来的一支录音笔,记录了一场决定“要不要做第一个吃螃蟹者”的关键会议。这支笔录下的,不仅是会议内容,更是一个省级数字政府对国产操作系统生态的坚定投票。

在协同中“提速”,在共创中“焕新”。美团团队展示的第一份鸿蒙版外卖订单,距离项目启动仅6周,见证了生态协同下的“鸿蒙速度”。 QQ音乐带来了4000多张访客单,每一张都见证着他们与鸿蒙之间并肩作战的日子,在与鸿蒙系统的深度协作中,实现了业界首家基于设备端NPU的实时声伴分离功能。

信任之后,是全力以赴的“攻坚”。 高德地图用坏了几百个手机支架,见证了他们在不同道路场景下的无数次测试,背后超过10万公里的总里程,相当于绕地球赤道2.5圈。这些支架不仅是工具,更是他们对鸿蒙适配过程中的每个阶段的见证,从基础功能适配到长隧道车道级导航等独家功能的实现。

这些故事共同勾勒出一条清晰轨迹:鸿蒙生态的成长,不是靠单方面推动,而是由无数伙伴在真实业务场景中“试出来、磨出来、创出来”的。每一次技术攻坚,都是信任的加固;每一次联合创新,都是生态的跃升。正如“在一起,就可以”主题所呈现的,当旧物拼成鸿蒙标识,个体的“心路”便汇入时代的“新路”,而这条路的名字,叫“共建共赢”。

从跟跑到领跑:鸿蒙书写中国基础软件的突围之路

2025年,正值“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十周年。在这一宏大战略背景下,鸿蒙操作系统作为我国首个实现全栈自研的国产操作系统,迅速成长为关键支撑力量,标志着中国在基础软件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这一跨越的意义,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尤为凸显。鸿蒙远不止是一个技术产品,更是一种战略确定性:它代表着一个完全自主可控、可持续演进、发展主导权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的数字底座。正如全球导航系统从GPS、伽利略走向北斗鼎立,鸿蒙也正推动移动生态从苹果、安卓的“两极格局”,迈向万物互联时代“三足鼎立”的新范式。

截至2025年10月,鸿蒙注册开发者已超900万,应用数量及元服务突破3万个。HarmonyOS 5终端设备数在一年内迅速攀升至2300万,覆盖手机、平板、电脑、手表等40余款产品,成为智能终端史上发展最快的操作系统。游戏生态呈现爆发态势,游戏数量已突破1.8万款。微信、抖音、支付宝、淘宝等头部应用全面完成核心功能适配,并进入高频迭代阶段。

这一切的背后,是每年超60亿元的开发者激励投入、10亿“天工计划”对AI生态创新的扶持,以及开源鸿蒙在政务、金融、能源、制造等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深度渗透。鸿蒙不仅是面向消费者的终端系统,更是支撑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压舱石”。

在11月28日鸿蒙星光盛典当天,一定会有更多令人惊叹的新进展释放,进一步拓展生态边界。

鸿蒙是国家的鸿蒙、时代的鸿蒙、人民的鸿蒙。鸿蒙的每一步成长,都印刻着中国科技从技术攻坚走向生态繁荣的壮阔历程。点点星光汇聚成河,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在这条由千万奋斗者共同开拓的万物互联新路上,中国科技的未来,正被温柔而坚定地书写。

深圳晚报记者 王新根

(作者: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王新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