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11月23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深圳已建立起全市影像数据共享服务体系,参保人查影像检查数据可“一键直达”。11月21日,深圳市医疗保障局与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召开医保影像云项目推进会,正式启动深圳医保影像云数据共享中心。
这一举措意味着深圳医保影像云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也为参保人破解重复检查、胶片携带不便等民生痛点提供了坚实保障,让医疗服务更省心、医保保障更贴心。
作为国家医保局批复的试点城市,深圳自启动医保影像云试点以来,医保与卫健部门协同发力,出台两大核心工作方案,明确数据共享中心建设、系统改造、互认共享等六大任务,倒排工期推进落实。截至11月20日,全市已有75家医院上传影像数据1848万条,约占全国试点总量的11%、全省的61.5%,数据规模位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让更多参保人提前享受到数据共享带来的便利。
“以前换医院看病,总得带着一堆胶片,到医院还要重新检查,现在随时可查,太方便了!”这是不少参保人对影像云的直观感受。
会上展示的“四大服务能力、五大功能模块”,清晰呈现了跨机构互认的便利:参保人可以通过公共服务渠道查询本人在全市各医疗机构的影像检查数据,未来还可以查阅在国内其他试点城市的影像数据;医生在获得参保人授权后,凭借影像云索引ID,即可调阅其在全国试点城市的影像资料,让诊断更精准、就医更高效;医保部门则通过影像索引ID与医保结算ID的关联比对,精准核查相关价格政策落实情况,杜绝重复收费,守护参保人“钱袋子”。
在安全性方面,医保影像云数据共享中心对个人身份信息、影像资料等关键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并实施严格的分级访问控制,任何调阅行为均需基于参保人的授权同意方可开展,切实保障个人信息安全,让参保人放心查询、安心授权。
据了解,深圳计划今年底实现130余家一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全覆盖,2026年底完成全市近900家社康接入并上传数据。下一步,深圳将加强医保、卫健部门的协同联动,积极探索AI辅助诊疗等应用,进一步打通医疗影像信息壁垒,通过“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为全国医保影像云“一张网”建设贡献更多深圳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