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的这个社区数字食堂再升级,美好 “食” 光暖到心坎里

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林秀君
11-21 20:16
摘要

福田的这个社区数字食堂再升级,美好 “食” 光暖到心坎里

一日三餐,藏着最踏实的幸福。在福田益田社区,一家“不太一样”的食堂静悄悄地完成了2.0版升级——从智能保温餐台到慢炖暖心汤煲,从AI助餐系统到邻里共享活动,益田社区数字健康食堂,正重新定义什么叫“社区的温度”,让美好“食”光在辖区温暖绽放。

“我们不只是做菜,更在做‘社区服务’。”食堂负责人透露,本次升级从菜品、服务、空间、活动四方面同步推进,打造一个“更懂居民”的数字厨房。

新厨师上任,社区餐桌“味蕾觉醒”

食堂率先启动“味蕾焕新计划”,引入全新厨师团队并增设专职菜品研发岗。每日推出2-3道川湘赣风味菜品,麻辣鲜香与清淡养生灵活搭配

例汤升级为“定时补给”,每15-20分钟复添汤料,确保居民随时能喝到暖心汤品。“就是要让大家每一口都喝到热乎的。”食堂后厨的师傅说道。

“今天的锅包肉,比我家楼下那家店还地道!”正在用餐的居民张先生称赞道。

智慧助餐服务再升级,细节拉满幸福感
走进食堂,科技感与人性化设计融为一体,餐台每15分钟轮换菜品,保温餐柜恒温75℃,确保冬日用餐全程温暖。

打餐档口加高10公分防溅挡板,荤素科学混搭摆放,可一站式完成营养搭配。

电子菜单实时投屏,折扣水牌明示通道,价格政策一目了然。

新增外场运营店长,从餐盘回收到动线引导全程护航。

“操作方便又先进,价格合理。”一位常来用餐的居民表示。

居民意见实时响应,共建社区食堂

“菜品能不能再多点花样?”“油炸的能不能炸透一点?”“青菜能不能切小段?”食堂建立“意见箱+互动水牌”双通道反馈系统,并形成“问题——整改——公示”闭环机制,每周汇总意见并及时调整,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食堂的“共建者”。

空间“小改造”,让用餐更舒心

食堂近期完成多处实用“小改造”,让居民用餐更安全、更便捷。更换厉行节约主题桌贴、亚克力警示标识,既美观又兼具教育意义;消防通道升级碳晶板墙面,大门加装防撞条,安全细节全面强化。取餐区托盘标识重新规划,厨房动线科学分区,后厨前场高效协同。

常态化开展主题活动,食堂变身社区会客厅

益田数字健康食堂在提供日常餐饮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功能,已成为社区居民喜爱的公共活动空间。食堂还通过定期举办各类主题活动,立冬包饺子、敬老月茶话会、“秋冬健康养护”讲座等,营造融洽的邻里氛围。

据了解,目前,在益田社区,一场以“科技赋能、服务升温”为内核的智慧养老实践正稳步推进。围绕“老有颐养、老有乐享、老有作为”的目标,搭建起贯通居家、社区、机构的智慧养老平台,让每位长者都能在智慧化的养老环境中实现“老有颐养、老有乐享、老有作为”。

截至目前,街道已建成覆盖5个社区的“15分钟长者助餐圈”,益田社区数字健康食堂与颐康之家、红荔村肠粉、面点王等5个助餐点联动,织密“食”事服务网,让辖区长者享受到“家门口的幸福滋味”。

不止于“食”,福保街道通过政企协同,将专业养老资源送进家门,助浴、助医、助洁、助行、助急等“六助”服务同步推进,真正破解居家养老“最后一米”难题。

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林秀君 通讯员 黄凤茹 郑涵

(作者: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林秀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