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周 | 奋斗者不舍昼夜

深政观察
2020-11-15 23:58
收录于专题:深政观察
摘要

2020年11月9日至15日。

屈指一算,再有46天,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

这一周,深圳再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是我们这座城市第六次获得这个殊荣。这个国家级荣誉,既是对我们过去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是对未来持续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极大鞭策。

这一周,第二十二届高交会在深圳开幕,线下24个、线上2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30家省市团组、27所高校团组参展,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亮相这“中国科技第一展”。明天,第十六届深圳文博会也将在北京揭开“云上文博会”的面纱,参展单位较上届文博会增长40.3%,相信会给各界宾朋带来更多的收获和“不一样的精彩”。

这一周,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公务更加繁忙。小政梳理后发现,其中一会一调研六会见所释放的信号值得关注。

1

深圳,已经拉开年终冲刺的大幕。

本周一,王伟中书记主持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会议,套开市委财经委员会会议,分析深圳今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会议提出,要千方百计稳住经济基本盘,全力以赴攻坚冲刺四季度经济工作,努力交出全年经济发展优异答卷。

会议透露的两组数字,引起小政格外注意——

一是前三季度深圳地区生产总值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6%,增速继续在我国一线城市中领跑。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4%,进出口总额增长2.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0.7%。

二是前三季度,深圳净增企业16.2万家,商事主体数和创业密度继续保持全国城市首位;社会投资增长14.7%,民间投资增长22.1%,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7%,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增长37.6%。小政认为,这充分说明各类市场主体继续看好深圳,深圳未来发展动力无虞。

小政同时注意到,此次会议部署了四个方面重点工作,即全力促进消费企稳回升,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全力抓好“三个千亿”目标任务,确保完成“重大项目攻坚年”各项任务;深入实施“5G+8K+AI+云”新引擎战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持之以恒抓紧抓实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很明显,前两项部署着眼在当前,后两项部署着眼于长远。这说明,深圳市委对完成好今年经济发展收官工作成竹在胸,已从容谋划明年甚至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

小政获悉,会议也对办好深圳2020年全球招商大会作出了布置。去年此时,深圳首办全球招商大会,王伟中书记化身“招商专员”,向世界推介深圳,现场签约金额超过5600亿元。如今,新一届盛会在即,又一次盛况可期。

2

深圳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工作,愈发走深走实。

本周二,王伟中书记来到福田区,深入科技园区、科研机构、机关单位,与企业负责人、科研人员、干部职工面对面交流。小政注意到,王伟中此次下区,与以往单纯调研不同,是融合了宣讲宣传、检查督战、开门问策等多重含义在内的综合之举。

首先是宣讲宣传。全市上下持续兴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走到广大基层党员和群众中间去,结合深圳实际、工作实际分享学习体会、学习认识。王伟中书记率先垂范,作出了榜样。

其二是检查督战。检查的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情况,督的是年终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各项工作收官之战。福田区积极谋划“一轴两翼”空间布局,重点建设八大片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发动机”,全力规划建设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思路让人眼前一亮,各项工作取得的新进展和干部职工所展现的精气神,得到了王伟中书记的肯定。

其三是就“十四五”规划编制开门问策。编制好深圳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于实现先行示范区建设第一阶段目标——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意义重大。要拟好作战方案,需要到“听得见炮声的地方去”,需要让在一线的“听得到炮声的人呼唤炮火”。深圳市委正在开展新一轮“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就是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充分吸收社会期盼、专家意见、基层经验,编制出一份既具战略性前瞻性又具有可行性操作性的规划。

小政了解到,王伟中书记拟于近期到全市各区“走个遍”,福田区只是第一站。各区能不能学深学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能不能结合实际拿出发展的好思路、硬举措,是对各区主政者的考验。

3

深圳的发展,正迎来多方助力,引来多方合作。

梳理一周来的公开报道,王伟中书记出席了六次会见,其中一次是会见最高人民法院领导,一次是会见参加2020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论坛的院士代表,一次是会见肇庆市党政代表团,另有三次分别会见了中国电子、中国电信、中国银行的董事长。

本周一,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支持和保障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33措施条条是“干货”,含金量很高。本周五,最高法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贺荣来深调研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会见中,两位领导皆表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没有之一。有理由相信,深圳持续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保护知识产权标杆城市,将获得最高法的强力支持。

自2013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论坛已连续在深举办8届。此次,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再次率队前来。小政注意到,王伟中书记在与李晓红院长等院士专家代表的会见中,特别强调了“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当前,深圳正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正是这句“金句”的实践注脚。

与中国电子、中国电信、中国银行三位董事长的会见,则分别透露出三大央企欲在深圳谋划布局的大事。

如中国电子,近年来,芮晓武董事长每年至少有一次到访深圳与市委书记见面,商讨的都是重大项目布局事宜。小政注意到,双方会见中谈到,要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打造根植性和竞争力强的世界级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由此可见,重大项目布局事宜即将瓜熟蒂落。

再说中国电信。深圳提前布局5G,率先建成4.5万个5G基站,成为全球首个5G独立组网全覆盖的城市,中国电信功不可没。5G组网成功,亟需应用场景。双方会见中果然提到了,进一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智慧城市、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合作,布局更多前沿领域研发和场景应用项目。

而中国银行,一年前已与深圳签署了《中国银行服务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小政认为,此次会见是双方对于合作关系的再加固,对于未来合作事项的再沟通。双方在会见中表示,将积极探索多样化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可以预测,中国银行下一步将大举支持深圳发展科技金融,为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尽力。

4

这一周,深圳值得讲的工作进展还有好多。如11月9日,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项目启动暨港口物流及贸易便利化服务平台上线;11月12日,深圳公布交通强国城市范例建设方案,加快推进跨市地铁和城际铁路建设;11月12日,深圳获评“2020亚太区领军智慧城市”……

深圳这一周,步履仍然坚定而匆匆。

一天当作两天用,两步并作一步走。这是奋斗者的“时间观”和“进度观”。

奋斗者不舍昼夜。深圳要走前列、当尖兵,必须这样干。

70秒了解深圳一周热点活动 👇

一图速览深圳一周👇


见习编辑 连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