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塞北的细腻羊绒遇上南海的时尚暖风,一场跨越2000余公里的产业牵手在深圳会展中心温情上演。
11月19日,第31届FASHION SOURCE时尚之源深圳展暨深圳原创时装周现场,呼和浩特市工信局组织的20家优质羊绒企业组团亮相,以“世界羊绒围巾之乡”的硬核实力,与粤港澳大湾区时尚产业开启双向赋能的合作新篇。

全球每10条高档羊绒围巾,8条来自呼和浩特
作为全球羊绒围巾产业的核心基地,呼和浩特的产业底气令人瞩目:400余家企业构建起从绒山羊养殖到终端零售的完整产业链,年产2400多万条羊绒围巾、披肩及200万件羊绒衫,直接带动2万余人就业,高档羊绒围巾更是占据全球市场80%的份额,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羊绒围巾之乡”。

这份实力背后,是地理标志的强力赋能。2020年,“呼和浩特羊绒”“呼和浩特羊绒围巾”成功获批内蒙古首例非农产品类、首例工业纺织品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统一标识、统一形象参展,区域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先后斩获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基地等多项殊荣。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塞北羊绒闯市场
“让好羊绒遇见好市场”,呼和浩特市工信局的主动作为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推手。
近年来,该局不仅持续组织企业亮相国内外优质展会,为企业搭建找市场、抢订单的桥梁,更将羊绒企业纳入“小巨人”培育重点,鼓励企业通过创新升级优化产品结构,助力骨干企业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迈进。
针对融资难题,通过银企对接、激活“信易贷”“助保贷”等政策工具,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蒙粤双向奔赴,构建时尚产业闭环
此次南下,正是产业优势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契合。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国时尚产业高地,深圳的赢家、歌力思等一、二线女装品牌集群,香港的国际时尚贸易枢纽地位,形成了对高端羊绒制品的强劲需求。而呼和浩特的地理标志羊绒产品,恰好为大湾区时尚产业提供了源头好料。

“我们带来的不仅是高品质羊绒制品,更是完整的产业链供应能力。”参展企业代表表示,蒙粤两地将以此次合作为起点,构建“源头生产基地+时尚设计落地+全球贸易出口”的产业闭环,让塞北羊绒通过大湾区的时尚赋能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实现“1+1>2”的共赢格局。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郑蔚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