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资金铺路上百场景搭台 龙岗“鸿蒙之区”打造创新“梦工厂”

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苏靖驹
11-18 17:59
摘要

百亿资金铺路上百场景搭台 龙岗“鸿蒙之区”打造创新“梦工厂”

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的深圳工业软件园内,50家企业的研发设备正陆续进场;百合星城小区里,鸿蒙系统驱动的二次供水泵房夯实了城市供水“安全底座”;警务巡逻车上,基于鸿蒙的智能终端让接处警可视化、巡逻盘查智能化……

日前,记者在鸿蒙大会上获悉,龙岗区正举全区之力建设“鸿蒙之区”,围绕“鸿蒙产业化、产业鸿蒙化”思路培育创新产品,吸纳全球优秀企业与人才扎根,并取得阶段性进展。这场以“城市级操作系统重构”为核心的变革,正通过100亿元采购资金、不少于180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还有全链条生态服务支持,向全球创新者敞开大门。​

162个场景机会打造真实“试验场”​

“技术落地最怕没有真实场景验证,龙岗直接把城市治理的‘问题清单’变成了我们的‘机会清单’。”一位科研企业负责人欣喜地感慨。龙岗区建立的“场景机会清单+企业能力清单”双清单制度,目前已梳理出 162个场景机会清单和124个企业能力清单,覆盖警务、水务、医疗、教育、市政等重点领域。

一位研发工程师向记者介绍:“我们做的不是实验室里的原型机,而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产品。”在警务领域,已投用的鸿蒙智慧警车实现接处警可视化调度,未来将全区覆盖建成随处可见的“移动派出所”。水务场景中,百合星城样板泵房通过“云-边-端”协同实现设备智能控制与能耗优化,大幅提升运维效率。这种“政府出题、企业答题”的模式,正复制到工业控制、智能网联等更多领域。龙岗区鸿蒙工作专班人士表示,政府投资项目中系统嵌入的“科技篇”机制,将确保未来三年超100亿元采购资金精准流向鸿蒙生态企业,形成“试鸿蒙、用鸿蒙、造鸿蒙”的一站式创新生态。

精准“滴灌”全链条支持​企业创新

对于创新主体最关心的发展成本问题,龙岗给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案。规划中的 11个“鸿蒙园区”与 5栋“鸿蒙楼宇”已整合出18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入驻企业可享受低至3折的租金优惠,提供测试验证、应用展示、政务服务等一体化支持。其中,深圳工业软件园作为核心载体,14万平方米研发空间已吸引首批50家企业入驻,计划2027年形成25亿元营收规模的产业集群。​

资金支持同样精准发力。除百亿元采购市场外,“开源鸿蒙/ RISC-V创新应用大赛”已启动,设置80万元奖金池,聚焦智能家居与家电、工业控制与物联网、智能硬件与可穿戴设备三大核心赛道,参赛项目可对接政策资助、基金投资、采购推荐与测试认证等多维支持。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龙岗通过“厚土新芽”“培土倍增”等机制构建起分层服务体系,开展精准“滴灌”。目前龙岗已集聚起110家鸿蒙生态企业,得到空间、金融、人才、场景等全链条服务,企业创新得到持续支持。

千亿级产业链筑牢根基提供“硬支撑”​

这场生态建设并非空中楼阁。2024年龙岗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产值达1131亿元,涵盖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平台、检测等产业链全环节,海思半导体、深南电路等龙头企业的技术积淀,为鸿蒙生态提供了“芯-系统-端”的产业基础。​

技术适配层面,龙岗正构建“南北双向”突破路径:北向推动工业软件、AI算法、智能控制等与鸿蒙平台适配,南向搭建“开源鸿蒙+开源芯片”生态,重点布局机器人、智能终端等领域。基于“软硬协同”的优势,龙岗还与知名开发者社区CSDN合作,共建鸿蒙开源社区,鼓励大模型企业向智能体方向转型,强化技术资源共享与开发者生态培育,形成从技术突破到产品转化、再到生态繁荣的正向循环。

设立政企共治模式构建创新生态

通过设立“工作专班+鸿蒙总师团队”双轨治理机制,龙岗形成政府统筹、企业参与、专家论证的协同模式,这成为生态活力的重要保障。龙岗成立区级“鸿蒙之区”建设工作专班,统筹政策制定、空间规划、企业服务和场景推广等重点任务。企业核心专家组成的“鸿蒙总师团队”,深度参与顶层设计与方案论证。这种政企共治模式,让战略方向与实施路径能够在科学论证中不断迭代优化。探索建设中的“鸿蒙程序员社区”,则致力打通产业空间与人才社区的壁垒,实现技术交流与项目孵化的无缝衔接。​

从半导体产业根基到场景开放力度,从资金支持到机制创新,龙岗正构建一个“试错成本低、转化效率高、成长空间大”的创新生态。对于企业与开发者而言,这场发生在深圳东部的变革,或许正是抢占下一代信息技术高地的战略机遇。​

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苏靖驹

(作者: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苏靖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