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的河源山水如画、硕果满枝。哈工大深圳校区与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因为基础教育与乡村振兴对口帮扶而愈发醇厚。

11月12-13日,哈工大深圳校区党委书记黄中率队赴河源市东源县、连平县、和平县,围绕基础教育与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工作进行调研,表示深圳校区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细化工作举措、凝聚帮扶合力,充分发挥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优势,乘“人工智能+”东风,为河源开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赋能添力,以赤诚的“山海情”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与东源县、连平县建立基础教育对口帮扶关系四年多来,哈工大深圳校区全面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基础教育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携手哈工大(深圳)实验学校,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大思政”实践育人中心建设、校长骨干教师能力培训、青年学子社会实践服务等方面探索务实举措,努力为当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黄中表示,哈工大深圳校区始终倾注真心、饱含真情,将基础教育对口帮扶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双方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深圳校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帮扶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安排,与东源县、连平县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聚焦两县所需,发挥深圳校区工科优势,在“人工智能+教育”“科技+教育”以及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矢志探索基础教育对口帮扶的新方法新路径,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东源县委副书记林俊超代表东源县向哈工大深圳校区对口帮扶工作表示诚挚敬意和衷心感谢。他说,哈工大深圳校区为东源县基础教育发展带来了新变化新气象,希望双方继续围绕教师培训、数字化与科技赋能、课程建设等领域加强沟通交流,携手推进对口帮扶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调研期间,哈工大深圳校区与东源县、连平县共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数字教研室服务基地揭牌,哈工大深圳校区与东源县、连平县教育局AI赋能基础教育提升行动启动。
“世界冠军来啦!”11月12日,东源县崇文学校、连平中学的体育馆内传来阵阵欢呼,正值“十五运”召开之际,一阵“体育旋风”刮进了深圳校区基础教育对口帮扶地中学——羽毛球世界冠军、哈工大教授陈金为当地中小学生带来了一堂精彩的羽毛球课。

“冠军课堂”上,陈金与当地师生共同对打,在实战中针对大家进攻、杀球等技术进行指导,并就大家提出的体能训练、技术训练以及新手入门等问题进行解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更想通过这两堂课将体育精神传递给孩子们,让他们感受到拼搏与热爱是实现梦想的‘金钥匙’。”陈金说。
“春种一片树,秋修一条渠。”这是和平县大坝镇合水村乡亲们对哈工大深圳校区的赞誉。四年多来,深圳校区聚力“百千万工程”,先后选派赵长欣、崔新贵两名同志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出资修建合水村党群服务中心,捐赠云广播系统,畅通农特产品销售渠道,鼓励青年学子为乡村发展奉献力量。今年以来,深圳校区向合水村捐赠了100棵紫花风铃木,与当地共建“同心林”,捐建了一条200米长的农田灌溉水渠“同心渠”,同时还组织建筑、规划等专业师生为村里的墙报“美颜”,为美丽乡村和绿美乡村建设贡献“哈工大方案”。
黄中表示,哈工大深圳校区始终将乡村振兴对口帮扶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光荣的社会责任,持续发挥高校优势推动帮扶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深圳校区将继续保持决心不变、力度不减、焦点不移,进一步加强与大坝镇的沟通联系,聚焦特色产业、数字乡村、文化教育等重点领域,积极探索更多校地合作、校企合作融合共赢机制,不断探索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新路径和新模式,以全方位、多层次、有实效的帮扶行动为大坝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新动能。

调研期间,中建二局三公司华南分公司与哈工大深圳校区携手助力合水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支持该村乡村振兴工作。爱心企业深圳市喜昌源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向大坝镇中心小学捐赠铁架床、餐桌椅及餐具等爱心物资,用于改善当地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
(图片由哈工大提供)
编辑 王雯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陈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