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11月15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13日晚,广东省教育厅在暨南大学举办《窗外是蓝星》电影主创分享及观影活动,1400余名大、中、小学生齐聚一堂,共上一堂“影视大思政课”——暨南大学及其附属中学、附属小学的学生共同观影,沉浸在《窗外是蓝星》的浩瀚星空。《窗外是蓝星》导演朱翌冉亲临现场,分享创作心得,与全场师生共同开启这场奇幻之旅。
据了解,这不仅是一场观影,更是一堂让广大观众坚定文化自信,高扬爱国主义精神、革命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的鲜活的“思政大课”。选择《窗外是蓝星》,正是要以航天伟力激发青春梦想,让家国情怀与创新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这也是广东推进“大思政课”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一次重要实践。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更以实际举措推动践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同学段的学生对电影有着不同层次的感悟。暨南大学附属小学一年级学生徐欣妍观影后兴奋地说:“我也想去太空看看地球有多美!”来自暨南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杨婕琪同学则深刻思考着:“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航天精神?”这种差异化的收获,正体现了思政教育分学段、递进式教学的创新实践。
“这不是一部普通的电影,而是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亲手拍摄的珍贵记录。”电影导演朱翌冉向现场学子分享这部电影的非凡诞生历程。他透露,神舟十三号乘组在轨期间承担了摄影师工作,用特制8K摄影机捕捉了地球的壮美景象。
电影结束后,许多学生仍久久不愿离去。暨南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魏伊方分享观后感:“原来地球在太空中看起来这么小,又这么珍贵。我们要像航天员一样,为梦想坚持奋斗。”作为省内首次实现全学段覆盖的观影实践,本次活动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成功样本。通过一部电影,联通大中小学课堂,让思政教育焕发出新时代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