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晚七点半,当代最杰出钢琴家之一的丹尼斯·马祖耶夫将在深圳音乐厅奏响跨越三世纪的钢琴艺术史诗。作为俄罗斯钢琴学派的代表,马祖耶夫以其雷霆万钧的技巧、深邃醇厚的情感表达以及对俄罗斯音乐作品的权威诠释而闻名于世。他的演奏兼具力量与诗意,能够精准捕捉不同时期作曲家的灵魂,将乐谱上的音符转化为震撼人心的听觉盛宴。此次深圳之行,马祖耶夫精心策划了一套曲目,精选巴赫、贝多芬、舒曼与普罗科菲耶夫的经典之作,带领听众从古典主义的严谨典雅,穿越浪漫主义的激情澎湃,以“力量与细腻并存”的风格,展现钢琴艺术三百年的演进脉络与不朽魅力。

在丹尼斯·马祖耶夫三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他的指尖几乎征服了世界所有顶级舞台——从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到纽约爱乐乐团,从卡内基音乐厅、维也纳金色大厅到伦敦皇家节日音乐厅,他与捷杰耶夫、祖宾・梅塔等指挥大师频繁合作,成为韦尔比耶音乐节、琉森音乐节等重大活动的常客。他不断用充满力量的双手,在黑白键上刻下独属于自己、同时又与时代交辉相印的俄派印记——“用触键写诗,用力度叙事”。
在本次音乐会中,曲目跨越了巴洛克、古典、浪漫与现代的不同风采。从巴赫到普罗科菲耶夫,马祖耶夫的曲目单像一条时间的河流,而他本人,正是那个站在河中央的摆渡人——既守着永驻上游的经典,又将时间下游的听众渡向更深处。
这是独属于马祖耶夫的“力量美学”的展示:开篇的巴赫《d小调恰空舞曲》是对钢琴表现力的极致考验,原属小提琴作品中的经典在经布索尼妙笔改编后,让钢琴绽放出管弦乐团般的恢弘质感,而马祖耶夫将以俄派钢琴特有的厚重音色,勾勒出巴洛克音乐的庄严与深邃,开启这场跨越三个世纪的音乐之旅;紧随其后的贝多芬《f小调第二十三号钢琴奏鸣曲“热情”》则是为马祖耶夫“量身定制”的舞台,他将用强劲有力的触键,把作品中的抗争与希望推向极致,让观众感受爆发式的听觉震撼,体验古典主义音乐的力量美学;下半场的舒曼《C大调阿拉伯风格曲》是一首玲珑、幻想且充满即兴趣味的作品,马祖耶夫表示这部作品“充满诗意与色彩的音乐语言,能让观众更好地从贝多芬的戏剧性张力自然过渡到普罗科菲耶夫深邃的世界中”;而音乐会的终点,屹立着普罗科菲耶夫的《降B大调第八号钢琴奏鸣曲》,这部富有抒情性的篇章既有着尖锐的节奏冲突,又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力量,将展示出演奏者在炫技与情感表达交织间的完美掌控力。11月16日,来听马祖耶夫用指尖编织的,关于抗争、回忆与希望的永恒故事。
晶报记者 张羽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