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全运会公路自行车女子个人赛9日上午在珠海博物馆鸣枪开赛,101名运动员在全程138.7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这是继8日男子个人赛后,全运会公路自行车项目连续第二天在大湾区举行,两场赛事采用不同赛道设计和通关模式,展现了“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创新的协同办赛智慧。
8日举行的男子个人赛是全运会历史上首次跨境赛事,104名运动员在全程231.8公里的赛道上6次穿越粤港澳三地口岸。赛道覆盖珠海、澳门、香港及横琴,途经港珠澳大桥进入香港,经北大屿山公路抵达迪士尼乐园后折返,再经大桥前往横琴后返回珠海,创下全运会史上赛道最长、跨境次数最多的纪录。经过5小时17分05秒的角逐,山东队刘志城夺得金牌。
这场历史性赛事的成功举办,得益于粤港澳三地在通关机制上的重大创新。三地采用“通关查验前置+闭环管理”模式,出入境管理部门联动推出“一地验放,三方互认”机制,开创了“口岸就是赛道”的全新模式。
据了解,为实现“无感通关”,参赛选手赛前均完成人脸、指纹和RFID射频核验,佩戴装有芯片的“无感通关手环”,每辆自行车及车队车辆均安装定位系统。赛事进行时,粤港、粤澳分界线处架设无线射频识别系统,配合无人机、电子围栏、北斗卫星定位等技术,实现选手定位信息实时传输,确保运动员以约40公里时速快速通关,全程无需停车接受查验,真正实现“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
9日举行的女子个人赛则采用了不同的赛道设计,赛事全程138.7公里,选手从珠海博物馆出发,经26公里抵达横琴,环岛4圈共86公里后返回珠海博物馆冲线,全程在珠海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内进行,充分展现了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发展成果。上届全运会冠军香港队李思颖成功卫冕。
从“硬联通”到“软联通”,从制度衔接到规则对接,全运会公路自行车赛的成功举办,展现了粤港澳三地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深化合作的决心和能力。此次赛事中积累的“一地验放、三方互认”等实践经验,为大湾区未来在其他跨境事务的协调合作上提供了有益借鉴,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条“同心同向、协同共进”的新路径。
编辑 王雯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詹婉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十五运开幕式上,智能机器人演奏的千年文物仿制品是?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弯月

#春日唤醒计划#恩上水库梧桐亭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