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深圳全民艺术季开讲茶道美学,郑培凯溯源千年茶韵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赵玉
11-09 18:5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正如郑培凯所言,中国茶道的审美追求曾影响东亚、远播欧洲,如今在深圳这座开放包容的城市,这份跨越千年的雅韵正以美育讲座为载体,滋养着更多人的心灵,为城市文化建设注入深厚的人文底蕴

11月8日,2025年深圳全民艺术季活动“艺享鹏城”之“艺+和谐社会”城市美育系列讲座第一讲“中国茶道的审美境界”在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读海书吧开讲。

该活动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市文艺家协会服务中心、深圳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广东省首批高校美育名师王婷工作室、深圳大学艺术学部美育中心、盐田区图书馆承办,著名文化史家、诗人、书法家郑培凯领衔主讲,广东省首批高校美育名师、深圳大学艺术学部美育中心主任王婷参与对谈互动。深圳市文联副秘书长、创研部主任梁超,深圳市文艺志愿者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赖旭辉,深圳市盐田区文联主席孙菁宇,区文联秘书长张帆等莅临现场,与市民一同在茶香氤氲中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底蕴,感受茶道艺术的审美魅力与精神力量。

“艺享鹏城”之“艺+和谐社会”城市美育系列讲座第一讲“中国茶道的审美境界”现场。

千年茶道溯源:从物质到精神的审美跨越

“一片叶子落入水中,改变了水的味道,也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走向。”盐田区图书馆馆长刘爽在主持时的开篇语,恰如其分地道出了茶道的深远影响。讲座中,郑培凯以清晰的脉络梳理了中国茶道的多元发展历程,从新石器时代余姚田螺山遗址六千年前的人工种植茶遗存,到战国北方、汉初关中、汉晋西藏的饮茶实证,考古发现的层层递进,印证了中华茶饮文化的源远流长。

著名文化史家、诗人、书法家郑培凯

郑培凯指出,茶道的核心在于从物质性到精神性的升华。茶本是植物、作物、药物与饮品,而“道”则蕴含方法、道理、仪式与规矩,二者结合便成就了“由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追求”。他特别纠正了“茶道即日本茶道”的误解,强调中国茶道的源头可追溯至神农“得荼而解”的传说,经陆羽系统化梳理后,形成了兼具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的完整体系。

历代茶韵流芳:审美范式的传承与革新

唐之雅正:陆羽《茶经》定乾坤

讲座聚焦陆羽及其《茶经》的里程碑意义。这部成书于公元758年前后的著作,以7000余字分3卷10节,首次系统确立了饮茶的审美标准,将喝茶从解渴提神的实用功能,提升至精神境界的追求。郑培凯详解了陆羽提出的审美关照:茶碗选择的整体性、择水用火的“活水活火”原则、坚守茶之本色的纯粹性,以及“茶性俭”的质朴之美。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僖宗供奉秘色瓷茶具,更印证了陆羽推崇的越窑青瓷审美,是唐代最高阶层的文化共识。

宋之精致:点茶斗茶的视觉盛宴

进入宋代,点茶技艺成为主流,茶道审美转向视觉维度的极致追求。郑培凯援引《清异录》中“生成盏里水丹青”的记载,生动描绘了“茶百戏”的奇妙意境。宋徽宗赵佶所著《大观茶论》将点茶技艺推向巅峰,其记载的七步点茶法,从“珠玑磊落”到“乳雾汹涌”,尽显宋代“盛世之清尚”的风雅。而建窑“兔毫盏”等黑釉茶器的流行,正是为了衬托白色沫饽的视觉效果,成为宋代斗茶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明清之简约:芽叶冲泡的日常审美

明代朱元璋“罢造龙团”的政令,推动茶道发生重大转折,芽叶冲泡法取代了唐宋研末煎点式饮法,让饮茶更趋普及。郑培凯介绍,明清制茶工艺的突破:炒青技术的成熟与发酵技术的出现,催生了绿茶、乌龙茶、红茶等品类,极大丰富了中国茶的风味版图。茶器也随之革新,白瓷、青花瓷与紫砂壶成为主流,适配芽叶冲泡的审美需求。明代文人徐渭、许次纾对品茶环境与心境的讲究,更将茶道融入日常,使色香味的审美统一化作家常日用中的雅趣。

美育对话共鸣:茶韵与城韵的双向赋能

讲座后的对谈环节精彩纷呈。针对茶道历久弥新的核心魅力,郑培凯强调陆羽提出的“纯净性”至关重要,“从解渴到心灵提升,再到文化修养的培育,这是陆羽最了不起的贡献,也是今天我们仍能从喝茶中获得宁静的根源”。

郑培凯与王婷对谈

王婷从美育视角解读茶道价值:“美育就是育美,培育人感知美、感受美的能力。茶道贵在形而上的精神感知,这种清净、简约、纯粹的境界,正是美育所追求的心灵滋润与净化。” 她表示,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中,这样的文化活动能为市民带来 “软性的温暖的精神滋养”,这正是 “艺享鹏城” 系列活动的初心。

谈及文化传播与海洋文明,身为盐田海洋图书奖评审的郑培凯肯定了盐田图书馆的前瞻性,建议持续鼓励海洋文化创作,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海洋探索史。王婷则补充道,盐田图书馆的“海书房”与盐田区图书馆摘得国际图联“最佳绿色图书馆奖”荣誉,正是城市美育与地域特色结合的生动实践。

雅韵永续:艺术美育融入城市肌理

此次“中国茶道的审美境界”讲座的举办不仅让市民深入领略了中国茶道“色香味形器”的多元审美,更传递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简约质朴”的精神内核。正如郑培凯所言,中国茶道的审美追求曾影响东亚、远播欧洲,如今在深圳这座开放包容的城市,这份跨越千年的雅韵正以美育讲座为载体,滋养着更多人的心灵,为城市文化建设注入深厚的人文底蕴。

王婷总结道:“深圳正全力构建‘四全’美育工作新机制,打造‘时时、处处、事事、人人’的大美育格局。城市美育从来不是孤立的艺术普及,而是像今天这样,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城市特色深度融合,让茶道这样的雅韵走进社区、融入日常。‘艺享鹏城’系列活动正是深圳美育的生动实践,我们希望以多元艺术形式为桥梁,唤醒市民的审美感知,让美育成为城市的精神底色,让每个生活在深圳的人都能在美的浸润中收获心灵滋养,共同铸就这座城市开放包容又底蕴深厚的文化品格。”

据悉,2025年深圳全民艺术季活动涵盖“艺+欢乐市民”“艺+和谐社会”“艺+健康生活”“艺+校园美育浸润”四大板块文化盛事,“艺享鹏城” 系列文艺志愿服务通过多元化讲座,邀请叶锦添、王婷等知名人士,在影视艺术、公共艺术、社区美育等多个领域开展分享,帮助市民在日常中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让艺术真正融入城市肌理。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赵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