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11月7日讯(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文灿)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在“十五五”期间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这一系列战略部署,为深圳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前不久,深圳传来一则喜讯:位于坪山的深圳普瑞金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瑞金”)一举拿下“首付款1.2亿美元+最高里程碑付款15.2亿美元”的超级订单!10月16日,普瑞金携手全球细胞治疗领军企业Kite Pharma官宣:达成合作。
这一交易总额刷新了深圳创新药领域跨国合作的金额纪录,是深圳生物医药“双向开放”的里程碑,代表了深圳市细胞与基因产业在新一代细胞与基因治疗技术领域跻身世界第一梯队,更标志着中国在体内原位编辑疗法这一前沿领域,从“跟跑”迈向“共研”新阶段。
从本土研发到全球授权
瞄准“技术出海”新路径
以普瑞金最新约24亿元人民币的市值计算,本次合作中“首付款+里程碑款项”总额达到其市值的4.9倍,创下国内生物科技企业对外授权的标杆案例。
在此之前,普瑞金也先后与欧洲的GLAPAGOS、印度的Dr.Reddys等知名国际药企达成授权合作,作为技术输出方,普瑞金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其在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多年的持续积累。早在2020年,公司用于开发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BCMA CAR-T疗法即获得华南地区第一个CAR-T临床试验批件。
“我们是全球首个完成体内CAR
-T临床验证并发表论文的团队。”普瑞金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张继帅博士表示。这一源头创新能力赢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在深圳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实验室中,科研人员依托全球领先的抗体筛选平台,从数十亿级别的抗体库中精准锁定抗癌“武器”。2024年1月,基于该平台开发的CAR-T细胞药物在印度完成首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
目前,普瑞金已在细胞治疗领域构建了五大核心技术平台,覆盖纳米抗体筛选、诱导多能干细胞基因编辑、CAR-T工艺开发及国际化质控体系,形成了完整闭环的技术链条。
从“高端定制”到“标准化量产”
让更多患者可负担免疫治疗费用
近年来,体内CAR-T疗法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火热态势。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奖的3位科学家的突破性发现,正是催生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CAR-T疗法。
本次合作的重点——体内原位编辑疗法,被业内视为细胞治疗的下一代方向。
张继帅表示:“通过将KitePharma的细胞疗法专业知识与我们普瑞金生物优势相结合,克服技术障碍,加速概念验证研究,更快地为患者带来变革性的药物,尤其是在肿瘤学、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迫切需要创新的领域。”
“传统CAR-T治疗费用高达上百万元人民币,让许多患者望而却步。”张继帅说,“我们开发的体内原位编辑技术,可通过静脉回输基因编辑工具,直接在患者体内完成T细胞改造。让更多患者能以可负担的价格获得先进治疗。”
体内CAR-T技术的突破,相当于将“高端定制服装”转型为“标准化量产成衣”,将个性化药物转变为可大规模生产的现货型药品,有望将治疗成本从百万元级降至十万元级别。
“我们一方面缩短CAR-T制备周期,另一方面将冻存剂型改为新鲜剂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张继帅补充道,公司还在开发异体CAR-T技术,利用健康供体细胞制备CAR-T药物,进一步降低成本。
“从技术引进到自主输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在经历历史性转变。”在张继帅看来,持续的自主创新是立足国际市场的根本。目前,公司研发管线覆盖血液瘤、实体瘤及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其中多款药物已进入临床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更多创新药有望惠及全球患者。
从深圳走向世界
构建创新药“技术出海”新范式
从坪山实验室里的一支科研团队,到进军全球市场的创新药企,普瑞金的成长轨迹离不开深圳良好的生物医药创新生态。
时间回到2016年。当时总部位于北京的普瑞金面临关键抉择:留在北京还是南下深圳?
“深圳的生物医药产业政策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坪山区是深圳首个出台生物产业专项政策的区域,我们看重的正是这里正在形成的产业生态。”普瑞金首席运营官张书仁博士回忆道:“搬迁至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后,园区内就有提供动物实验服务的CRO机构,我们完成药物设计后,可立即开展动物实验,效率极高。这种近距离协作大幅缩短了研发周期,也降低了早期药物不稳定性带来的风险。”
作为深圳市“20+8”产业集群生物医药重点布局区域,坪山区已集聚超1300家生物医药企业,已形成“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注册上市”全链条创新生态。
2024年,坪山实现生物医药产业产值267.9亿元,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市第一,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规模位居全市第二,“深圳生物医药产业首选坪山”的集群效应日益凸显。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深圳市医药产品单品种销售前5位(销售额超10亿元),有3个在坪山区生产。
随着全球医药巨头将目光更多投向中国创新药企,深圳生物医药产业正迎来新的机会。当前,深圳已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撑。
作为首批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起步早,经过多年培育发展,形成了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大健康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4年,深圳市医药产业产值近550亿元;医疗器械产业产值超1000亿元,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
近年来,深圳还通过政策及建立联盟等形式为企业“搭桥铺路”,形成“以大带小、全链条协同”的出海生态。
技术的持续突破、产业的深度融合与政策的精准支持,共同推动深圳创新药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