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育才,生态筑梦!首届红树林青少年生态写作颁奖典礼举行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郑铭
13:3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1月5日下午,“美美与共——2025国际红树林之夜”主题活动于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南区广场盛大启幕。活动现场,“2025国际红树林之夜:琵鹭飞进诗中来——红树林青少年生态写作颁奖典礼”隆重举行,第二届红树林青少年生态写作征文同步启动。

琵鹭飞进诗中来,生态写作绽芳华

下午4点,“琵鹭飞进诗中来——红树林青少年生态写作颁奖典礼”在华新小学云水童诗社原创儿童诗画《神奇老师,神奇红树林》表演中拉开帷幕。颁奖活动由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福田区教育局、红树林基金会主办,深圳市学生文联、红树林杂志社承办,旨在进一步在广大青少年心中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搭建自然教育、生命价值观教育平台,打造红树林生态文学品牌。

华新小学云水童社原创儿童诗情景表演

据悉,2024年11月6日,国际红树林中心成立协定签署仪式在深圳举行。同年11月16日,由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福田区教育局、红树林基金会、深圳市学生文联、红树林杂志社共同举办,面向全市中小学生举行的红树林生态写作征文活动启动,至2025年3月30日征文截止,共收到来稿3506篇。经专业评审,评出特等奖2名,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105名。以深圳市学生文联秘书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阅读推广大使谢晨任评委召集人,评审专家组认为,以长篇小说《红!少年》和儿童诗集《神奇红树林100首》为代表,首届红树林生态写作征文佳作纷呈,精品荟萃,整体呈现了深圳一代青少年的生态文明素养、科学研究精神、文学表达能力,是深圳生态友好城市建设的新成果,也是深圳青春写作的新收获。据悉,部分获奖作品已进入出版流程。

活动现场,主办方领导、市文艺部门有关专家,以及来自省内和贵州、广西等地自然保护区领导专家为本届红树林生态写作征文活动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获得者代表颁发证书,每一份奖项都承载着对青少年生态情怀与文学创作的肯定,也将现场对自然之美的敬意推向高潮。

在“我们和红树林共成长”分享环节,本届红树林生态写作征文特等奖获得者王嘉人、周志霖,一等奖获得者杨程傲、欧阳杰晟登台亮相,分享创作心路历程,将他们与红树林的文学情缘娓娓道来。此外,生命价值观教育系列动画片《时空回眸》主创之一、福田区景鹏小学校长曾曦,畅谈红树林生命教育系列短片的创作故事,揭开自然教育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幕后;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胡柳柳,则分享了多年坚守红树林、开展红树讲堂的动人点滴,让现场观众深切感受到生态守护者的热忱与担当。

学生作者分享

红树讲堂工作者分享

这场活动是对青少年生态写作热情的盛大回应,众多青少年用文字描绘红树林的葱郁、琵鹭的灵动,将对自然的热爱凝于笔端,展现了近年来深圳致力推进青少年生态教育、文学教育新风景。

生态研学赋能文学想象,以文学力量守护深圳生态

明德实验学校(集团)香蜜校区六年级学生王嘉人,历时8个多月创作一部近15万字长篇生态与成长小说《红!少年》,荣获特等奖,如今作品已经进入出版流程。小说讲述了四位少年运用科技手段守护红树林的故事。她透露,书中约七成内容源于真实经历和研学观察,其余三成则是基于现实的合理虚构,旨在艺术地传达保护理念。她特别强调,书中“救助黑脸琵鹭”的情节虽是虚构,但灵感来源于她在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的见闻,并借此呼吁公众尊重野生鸟类的自然习性。

王嘉人引用知名灵长类动物学家珍·古道尔的名言——“惟有了解才能关心,惟有关心才能帮助,惟有帮助才能共同守护”——来表达自己的创作初心与人生理想,立志成为自然的守护者。

另一项特等奖授予了华新小学“云水童诗社”集体创作的百首童诗集《神奇红树林》。作为57名小诗人的代表,年仅二年级的周志霖同学上台领奖并发表了稚嫩而真诚的感言,展现了生态文学在低龄学生中播下的种子已然发芽。华新小学云水童诗社的孩子们走进红树林观鸟、研究红树生态,写作生态等题材儿童诗,已出版《云水童诗》两部,成为畅销书。

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南校区的五年级学生杨程傲以短篇科幻小说《量子时空舱》和组诗《红树林诗歌六首》独揽两项一等奖,她分享了自己如何将红树林的神秘与科幻的宏大相连接的创作心得 ,特别是他借助每周半天计划,到红树林和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进行实地调研,经常到“秘境之眼”看动物活动直播,获得写作灵感,让现场小作者受益。目前她已创作了一部7万多字的长篇科幻小说《荒野之眼》,探索红树林与科技的更深层次联结。

红岭中学高三学生欧阳杰晟凭借作品《脑机时代的题目》获得一等奖。作为现场最年长的分享者,他的作品设想了一个通过脑机接口感知黑脸琵鹭痛苦的未来故事,探讨了技术既可成为自然之殇,亦能化为共情与保护工具的双重可能性。他用“美美与共”四个字表达了对人与自然、技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现场正式宣布启动第二届红树林青少年生态写作征文活动,向更多青少年发出邀约,期待他们以笔为媒,继续书写自然之美。本届征文横跨整个观鸟季,至2026年3月30日截稿。主办方表示,第二届征文将面向深圳市以外的红树林生长地带学校开放,希望将这一活动长期举办下去,使之成为深圳生态友好城市建设和青少年生命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平台,成为深圳与国内自然教育交流平台,持续激励一代代青少年走进红树林,研读红树林,用文字记录自然、传递关怀、守护家园。

本届“美美与共——2025国际红树林之夜”主题活动由国际红树林中心、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主办,持续至11月6日。

(主办方供图)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江晓蚕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郑铭)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