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苑伟斌
近日,由深圳市海洋发展局联合深圳大学共同研发的“瀛澜・深圳海洋”大模型正式发布,为海洋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AI新动能,也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副院长贾森教授还发布了其智能海浪预报模型和长时序高空间分辨率的深圳福田红树林遥感数据集。
“瀛澜·深圳海洋”大模型是国内首个全栈国产化的区域海洋大模型,旨在成为精通深圳本地海洋状况的“地方专家”,直接服务于区域海洋经济发展与安全保障。该大模型的核心架构建立在数据、算力以及协同创新机制三大基础之上,其跨部门、跨领域整合了深圳市各类海洋数据资源,包括来自气象、水务、生态、海洋等多个部门的岸基观测、浮标、遥感、生态监测等多源异构数据,并基于国产昇腾集群,通过深度优化,实现了在国产算力平台上高效稳定地完成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
当下,传统依赖经验判断和分散数据处理的模式已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海洋行业亟需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智能驱动”,实现精准预测、主动预警与科学决策。贾森表示,“瀛澜·深圳海洋”大模型正是为解决这一痛点而生。它通过整合岸基观测、浮标、遥感、生态监测等多源异构数据,推动海洋灾害防御实现四大转变——从经验驱动到数据智能驱动、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见、从资源消耗到生态和谐、从技术依赖到自主创新,全面提升我国在海洋领域的综合竞争力与安全保障能力。
贾森认为,该大模型具有四大核心价值,具备精准化预报、智能化决策、生态化保护、国产化安全的核心能力,全面覆盖海洋行业关键需求。在实际应用中,“瀛澜·深圳海洋”大模型将服务于政府、科研机构与企业等多类用户,具体包括:为港口、沿海城市提供高精度海洋预报与应急响应支持,赢得“黄金应急时间”;推动海洋渔业、航运、能源等产业实现智能化管理与绿色转型;以订阅制、按需调用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服务;支持多模态数据融合与物理—数据双驱动建模,提升极端条件下的预测可靠性。
据悉,未来,“瀛澜·深圳海洋”大模型还将融入国际海洋AI开源生态,推动全球海洋科技协作与治理范式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