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红棉文学奖在横岗颁奖 同期举办《红棉》创刊十周年活动

读特&深圳商报、读创记者 马小晗 通讯员 唐敏
11-04 21:3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1月4日,第八届红棉文学奖颁奖典礼与《红棉》创刊10周年暨第二十六届深圳读书月横岗街道系列活动在深圳市龙岗区横岗文体中心举行。

11月4日,第八届红棉文学奖颁奖典礼与《红棉》创刊10周年暨第二十六届深圳读书月横岗街道系列活动在深圳市龙岗区横岗文体中心举行。

活动由深圳市作家协会、龙岗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横岗街道党工委及办事处联合主办。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中国作家网总编王杨、广东省作协创研部主任林世斌、深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王国猛,以及作家邓一光、林白、王十月、郑小琼等嘉宾出席活动,并为获奖者颁奖。

第八届红棉文学奖获奖名单揭晓

第八届红棉文学奖于2025年7月启动征稿,共收到来自全国的参赛作品5200余篇(部)。经由专业评审委员会多轮匿名评审,最终评选出各大奖项。

获奖名单如下:年度致敬奖由翻译家胡小跃获得;年度小说奖由王十月(作品《不舍昼夜》)获得;年度诗歌奖由林白(作品《身体的雷霆》)获得;年度散文奖由陈行甲(作品《别离歌》)获得;年度新锐奖由龙岗本土青年作家肖千超(作品《上天台》)获得。

本届奖项特设“新大众文艺奖”,由横岗胡杨林诗友、医务人员与志愿者共同创作的诗集《我的余生》荣获第一名。校园文学奖方面,深圳市鹏兴学校学生吴芋尔获得最佳叙事奖。

《红棉》杂志创刊十年成果显著

《红棉》杂志自2015年创刊以来,已累计发行七万册,发表作品超过七百万字,读者覆盖机关、企业、学校与社区,并与全国百余家文学单位建立了交流关系。该刊曾多次代表广东参加全国文学内刊工作会议,并获得“全国内刊优秀编辑奖”等荣誉。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在活动中表示:“《红棉》是非常重要的文学内刊;红棉文学奖是一个文化、文学的沟通桥梁,使得横岗在文学意义上具有很强的全国性。”

系列活动营造城市阅读氛围

本次活动是第二十六届深圳读书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间举办了“红棉绽放阅见世界”赠书活动、“诗舞形声·流动时光”诗文朗诵会等多场文化活动。深圳图书馆北馆同步推出了“红棉十年,文学绽放”专题展览。

横岗街道在活动中介绍了新推出的IP形象“AI宝”,并与《特区文学》《书都》等杂志社及相关设计公司结为《红棉》文学共建单位。

“横岗路径”探索基层文化发展

红棉文学奖自2017年设立以来,八届赛事共评选出300余位作家。深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王国猛指出:“一个街道能够把这样一项活动长期坚持下来,并形成在全市乃至全国都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极为罕见。”

十年来,红棉文学以“文学+”模式积极拓展边界,走进校园、企业、社区与公益领域,探索出一条基层文化发展的“横岗路径”,为城区文化建设提供了实践参考。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深圳商报、读创记者 马小晗 通讯员 唐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