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余件作品竞逐!南山原创《追光》斩获“群星奖”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刘欣怡
11-04 21:01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当古老的“夸父逐日”神话遇上现代说唱、蓝调与广东音乐,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当古老的“夸父逐日”神话遇上现代说唱、蓝调与广东音乐,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近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报送,南山区文化馆联合深圳市文化馆及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共同创作出品的原创表演唱《追光》,在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暨第二十届群星奖评选中,斩获音乐类“群星奖”大奖。

作品《追光》以千年神话“夸父逐日”为灵感基底,借古喻今,谱写了粤港澳大湾区人民作为新时代奋斗者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故事。

音乐创作上,作品融合说唱、蓝调与广东音乐元素,并运用和声织体、复调、转调、花腔等丰富手法,在张弛有度的艺术表达中,深刻体现了深圳人民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鲜明特质。

“群星奖”是我国群众文化领域的最高政府奖项,代表了国内群众文艺创作与表演的顶尖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追光》以“黑马”之姿从全国5000多件作品中杀出重围,也是“群星奖”奖项改革近十年来,广东省在音乐类别中摘得的首颗“星”。

据悉,本届群星奖共有1996个演出单位的5039个作品(团队)、29.5万群众文艺工作者参评。

在本届音乐类评选中,经过全国范围内的初选,共有130余件优秀音乐作品进入复赛。

经严格评审,27件作品从复赛中脱颖而出,入围总决赛,最终评选出10件作品授予“群星奖”大奖。

参与终评的27件音乐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涵盖了器乐合奏、表演唱、独唱、阿卡贝拉、重唱、弹唱、混声合唱等多种音乐表演形式。

《追光》以其独特的艺术构思与精湛的舞台呈现,成为广东省在本届评选中闪耀的亮点。

南山区文化馆始终坚持“文艺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理念,将繁荣文艺创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摆在突出位置,通过系统规划、完善人才引进与培育机制,并积极链接社会优质资源,为文艺精品的诞生培育了丰沃土壤。

这一系列举措结出丰硕成果,其参与创排的《醒莲》《走山》《城市节奏》等作品先后斩获多届“群星奖”大奖,现代舞、合唱、小品等多项作品也在“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国际合唱节”“‘中华颂’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等国家级权威赛事中屡获奖项,持续推动南山文艺精品走出深圳,在全国舞台上绽放异彩。

此次获奖,不仅是南山区群众文艺创作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现,也是深圳乃至广东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繁荣群众文艺创作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南山区文化馆将继续发挥区域文化引领作用,助力更多彰显时代精神、贴近人民生活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走向全国舞台。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刘思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刘欣怡)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