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曹操”说三国 国家一级演员鲍国安做客深圳读书月

余梓宏
11-04 10:46
摘要

听“曹操”说三国 国家一级演员鲍国安做客深圳读书月

11月2日,国家一级演员、中央戏剧学院教授、94版《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扮演者鲍国安做客南山书房·弘毅阁,以“重回三国,‘曹操’带你品读《三国演义》”为主题,结合《三国演义》原著与史料文献,向现场读者拆解了他对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立体解读,讲述了这部经典剧集拍摄时台前幕后的故事。

《三国演义》的经典诞生路

“以这个身份在全国各地朗诵曹操的诗篇,少说也有上百场了。这么多年过去,这份认可让我既感动又忐忑。”因成功塑造“曹操”一角,鲍国安曾斩获第十五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主角、第十三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等大奖。活动伊始,年近八旬的他感慨万千,1994年《三国演义》播出后,鲍国安虽逐渐淡出影视拍摄,但围绕‘曹操’的采访、演出邀约就没断过。言谈间,鲍国安流露出对艺术与历史的敬畏:“饰演曹操这一角色让我‘得利太多’,我总是提醒自己,是整个剧组的辛勤劳动成就了一个人。荣耀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

回望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四大名著”电视剧的创作浪潮,鲍国安直言,这些作品之所以能成为“难以超越的经典”,并非演技或技术无法复刻,而在于对原著的虔诚、对艺术的执着,国家的支持,以及剧组拧成一股绳的默契——这是属于那个时代的“天时地利人和”。他特别提及,94版《三国演义》的筹备耗时四年,剧组启用五位导演分工执导不同篇章,各自发挥专长又相互补位;演员们则需提前三个月进驻剧组,一边接受马术、台词等专项训练,一边埋首研读史书与剧本。“大家当时都住集体宿舍,白天一起练功研读,晚上聊戏到深夜,情谊真挚纯粹。”

94版《三国演义》一经播出,便在海内外掀起一股三国文化热潮。鲍国安回忆起一次剧组赴泰国出席活动的经历:“主要演员表演结束后,现场观众瞬间沸腾了,他们围着我们,争相抚摸我们的戏服、脸庞,甚至连剧中的胡须都舍不得放过,就像真的见到了从历史里走出来的英雄。那一刻,我们真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跨越国界的强大魅力。”

曹操的“多疑”是乱世生存智慧

在当代中国影视表演史上,鲍国安饰演的曹操无疑是一个影响深远的经典形象。94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一角,打破了传统戏曲中“大白脸奸臣”的刻板印象,将曹操塑造为兼具政治智慧与人性矛盾的立体化历史人物。

鲍国安强调,他所演绎的曹操,既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罗贯中笔下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形象。“随着时代发展,观众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越来越多元、理性,不再局限于‘正统’与‘非正统’的二元对立,这是一种进步。”他特意强调了《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区别,“很多读者可能觉得,读《三国演义》就够了解三国了,但只有把它和《三国志》放在一起读,才能真正分清历史事实与文学创作的边界,两本书在叙事视角上的差异更为明显。”鲍国安呼吁创作者不能机械复制文本,而要深入理解人物的行为逻辑与心理动机,避免被“标签”所束缚,“多读书、读不同的书,才能对人物有更全面的理解,这不仅是演员的必修课,也是每个读者读懂历史、读懂文学的关键。”

据悉,本场活动是由深圳读书月组委会、深圳出版集团主办、深圳市南山区图书馆、深圳华夏星光影业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年光影致敬经典——“品鉴四大名著 感受阅读魅力”系列讲座之一。作为第二十六届深圳读书月的重点主题活动,该系列以四大名著相关影视作品为切入点,特别邀请曾出演四大名著电视剧的演员、参与创作的主创人员担任主讲嘉宾,通过原著解读、幕后分享、艺术赏析等多元化形式,为读者和观众挖掘更多阅读视角,带领大家领略四大名著的无穷韵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11月9日,国家一级导演、87版《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也将来深与观众一同“重返大观园”,分享《红楼梦》拍摄背后的故事与文学解读。

晶报记者 余梓宏

(作者:余梓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