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迈向APEC新篇章:创新之都如何讲述深圳故事

11-03 21:30
摘要

APEC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2026年在深圳举行,这一消息让全球聚焦这座以“速度、创新、包容”著称的城市。

APEC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2026年在深圳举行,这一消息让全球聚焦这座以“速度、创新、包容”著称的城市。联合传讯香港有限公司合伙人韩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APEC落地深圳,不仅是一场国际盛会,更是一种与各经济体合作共赢的深圳故事。”

城市细节展现深圳故事

韩冰长期参与APEC项目,包括科技创新政策伙伴关系机制(PPSTI)、妇女与经济政策伙伴关系机制(PPWE)、数字经济指导小组(DESG)等,多次带领来自韩国、俄罗斯、泰国等多个APEC经济体代表团访问深圳。

他回忆道:“韩国代表对深圳的第一印象非常深刻,众多公共场所禁烟、空气清新、公共厕所干净且配备纸巾,吸烟的人极少。她说,这里是一座真正体现现代文明的城市。”

他还提到,今年10月,在深圳罗湖企业服务中心、南山全球服务中心和龙华区国际合作中心的支持下,他们最近协助俄罗斯代表团开展与企业对接,感受到“深圳速度”和“政企协同”的高效执行力:“从会议安排到企业对接,几乎所有环节都能做到当天反馈、次日落实。这种政企高效融合,让外国代表们感到震撼。”

韩冰还分享了一个生动细节:“我们曾带泰国政府代表从香港乘坐高铁丝滑前往深圳福田,全程仅14分钟。他们惊叹地说‘这不仅是连接了两座城市,更是体现出大湾区的科技实力和制度效率。’”

韩冰还表示,过去几年,他参与撰写了多份APEC的研究报告,介绍了深圳科技创新企业技术和案例,让更多亚太经济体了解深圳的创新生态。他还成功推荐了两位来自深圳的年轻女性获得APEC奖项,这也成为深圳在APEC展现年轻力量的重要国际案例。他还笑着补充,在去年发布的《APEC技术赋能低碳行动最佳案例报告》中,还介绍了福田区的一家麻辣烫小店,小小的店铺也会分享大大的低碳素食生活方式。

深圳的APEC叙事模式:从技术创新到公共价值

在近期举办的清华大学国家形象论坛上,韩冰提出“APEC公共产品叙事路径模式”,他认为这同样适用于深圳参与APEC的国际传播实践。“我们研究发现,APEC的叙事模式通常经历四个层次:‘技术表达—应用场景—社会价值—区域协同’。这也是深圳在APEC讲述创新故事、分享中国理念最具国际共鸣的模式。”

他进一步解释,深圳的产业生态天然具备这种“公共产品叙事”特征:在技术表达方面,从比亚迪的绿色出行、优必选的机器人,到腾讯的数字经济、迈瑞的数字化医疗,展现中国科技创新力;在应用场景层面,在智慧交通、低空经济、数字治理中,技术真实改变市民生活;在社会价值方面,科技普惠、绿色低碳、包容发展,均是APEC关注重点,也是城市核心议题;在区域协同方面,深圳通过自身乃至大湾区与APEC经济体合作,推动跨境电商、医疗创新与中小微企业国际化,赋能APEC经济体,将可以更好地展现深圳以及中国在全球的价值。

“深圳可以让世界看到一种新的中国叙事——科技创新不只是生产力,更是一种深圳与APEC各经济体共享的公共价值。”

三项建议行动方向

结合多年的APEC项目经验,韩冰提出三项建议,为深圳迎接APEC会议提供方向:

1.以科技叙事打造“深圳故事”:APEC会议期间,深圳可考虑主动输出科技与生活融合的城市故事,展示AI、绿色制造、数字经济、跨境电商、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应用场景,让代表“看到科技、感受温度”;

2.建设国际友好体验体系:可为来访代表推出多语信息服务包,包含微信、支付宝、滴滴、高德地图等使用指引等,让国际嘉宾更便捷体验深圳的智慧生活;

3.推动会后机制化合作:深圳可以在APEC会议后延续合作热度,建立跨经济体创新孵化项目、青年科技交流计划,让“一次会议”转化为“长效机制”,让深圳成为APEC创新协作的主场。

“无论是高铁的速度、城市的细节,还是政府的响应力,深圳都展现了‘全球创新之都’的成熟气质。”韩冰说。“APEC的精神也是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的共商共建共享的一种重要机制,而深圳正是这一理念的现实注脚。它不仅欢迎APEC的到来,更准备好与APEC各经济体共创未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