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朋友圈”在南山扩容——南山区“百校大街·校友会馆”开馆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陈震霖
11-02 12:3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1月1日是深圳第九个“人才日”,位于南山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片区的“桃里平山”人头攒动,这是平山村整村品质化提升以来又一重要时刻——“百校大街·校友会馆”正式开馆。

午后的阳光洒在“桃里平山”广场上,红砖灰瓦之间,众多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校友身影熙攘闪现。11月1日是深圳第九个“人才日”,位于南山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片区的“桃里平山”人头攒动,这是平山村整村品质化提升以来又一重要时刻——“百校大街·校友会馆”正式开馆。

作为南山区“一街一馆”战略布局的核心载体,这座总建筑面积约2100平方米的会馆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南山区链接全球校友资源、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综合平台。截至开馆当日,已有33所高校校友会确定首批入驻,22所海内外高校校友会完成第二批入驻意向确认。活动宣布还将布局4个海外人才工作站,以及新发布的《南山全球校友人才服务指南》、启动首个“硬科技开源社区窗口”,形成人才、信息、成果、资本的高效对接。

“校友会客厅”搭建校友服务与分享平台

走进平山村384栋,三层楼高的“百校大街·校友会馆”格外醒目。这座总建筑面积约2100平方米的空间,涵盖二楼、三楼及屋面,被规划为路演展示区、会议研讨区、头脑风暴室等功能区域。开馆当日,28个展位在会馆内外铺开,校友集市的文创产品、现磨咖啡的香气、互动游戏的欢声笑语,让这个刚刚启用的空间迅速热闹起来。

截至开馆,已有33所高校校友会确定首批入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校友会、深圳市复旦大学校友会、剑桥大学广东校友会、EPFL粤港澳大湾区校友会等22所海内外高校校友会完成第二批入驻意向确认。作为南山区“一街一馆”战略布局的核心载体,会馆将为校友会、高校、创投机构及校友初创项目提供项目路演、政策解读、合作洽谈、技术研讨等服务。

每一位校友,都是南山发展中宝贵的财富;每一个故事,都承载着奋斗的重量与梦想的温度。活动当日,与会校友代表分享了自己在南山的创业经历。

“南山为硬科技企业提供了高质量‘土壤’。”光峰科技创始人李屹在分享中提到,公司自2007年提出ALPD激光显示技术以来,已牵头制定激光显示领域首个IEC国际标准,在全球布局2000余项专利,技术覆盖超1.8万家激光影厅。作为深圳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清华企业家协会粤港澳大湾区分会主席,他认为公司的发展离不开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产学研用”一体化与留仙洞总部基地的创新生态。

从物理空间到全球网络,构建校友服务生态

“校友是连接高校与区域发展的重要纽带。”南山区相关负责人在活动中表示,南山作为深圳的科技创新高地,汇聚了大量来自全球知名高校的优秀人才,但此前缺乏一个固定的、综合性的校友服务平台。“百校大街·校友会馆”的建立,正是要将分散的校友资源整合起来,让校友之间、校友与企业之间、校友与投资机构之间有一个常态化的交流空间。

会馆的功能设计体现了这一定位。路演展示区可供创业项目展示和路演活动;会议研讨区可承接各类专题研讨和交流会议;头脑风暴室则为团队提供讨论空间。这些功能区域的设计聚焦校友及关联主体的实际需求,力图打造人才、信息、成果、资本高效对接的综合性平台。

为更广泛地链接全球智慧,更高效地服务四海英才,在活动中,南山区同步宣布正式布局4个海内外人才工作站,包括英国站、瑞士站、新加坡站、北美站。这一举措将与 “百校大街・校友会馆”形成联动,进一步拓宽南山区对接全球人才与资源的渠道,助力更多优秀人才在南山扎根成长、绽放精彩。

南山区在活动现场同步释放重磅利好:正式发布《南山全球校友人才服务指南》,为全球校友提供涵盖政策解读、创业扶持、生活保障等全方位的服务指引,让每一位来到南山的校友都能清晰知晓发展路径、感受到贴心支持;与此同时,南山首个 “硬科技开源社区窗口”也于10月31日正式启动,该窗口将搭建起硬科技领域技术交流、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平台,为校友及科创企业提供开源技术支持与合作机会,助力硬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落地。

编辑 高原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彭健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陈震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