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龙岗区司法局、区普法办联合坂田街道办事处在万科第五园社区举办“街坊议事堂”活动。活动以“和谐邻里・法治护航——深化法治宣传教育 激活基层治理效能”为主题,通过“开放式沙龙+互动普法”形式,将法律指引与民生需求精准对接,为群众化解邻里矛盾提供“零距离”服务,助力构建和睦社区生态。

议事搭台 邻里难题现场寻“解法”
“楼上孩子跑跳的噪音影响休息,跟邻居沟通几次没效果,该怎么处理?”“阳台渗水导致楼下墙面发霉,物业和楼上住户互相推脱责任,法律上谁该负责?”活动现场,万科第五园社区的居民代表围绕日常困扰展开热议,一个个具体的邻里难题被摆上“议事桌”。

针对居民提出的噪音干扰、房屋漏水、车位占用、违章建筑遮挡采光等问题,社区议事嘉宾结合基层治理经验,先从邻里沟通技巧入手提供建议;来自区司法局的法律专家观察团则聚焦法律层面,以《民法典》中相邻权、物权保护等规定为依据,逐一剖析责任主体。
“以前遇到问题不知道找谁说,今天专家一讲,不仅懂了法律规定,还知道可以找社区调委会帮忙。” 参与活动的居民感慨。历时一个多小时的议事环节中,现场解答居民疑问,协调潜在矛盾提前介入,推动居民以“法理为基、谅解为要”化解分歧。
趣味普法 法治意识浸润日常生活
为让普法更接地气,活动现场将法律知识融入互动游戏,“法治钓鱼”“投壶问答”两个趣味环节吸引众多居民参与。在“法治钓鱼”区,小朋友们举着鱼竿钓起印有“法律援助申请条件”“邻里纠纷调解流程”的卡片,家长则在一旁听法律志愿者讲解;“投壶问答”环节中,居民投掷箭矢时需先回答“‘法律明白人’的职责是什么”“遇到邻里纠纷可以找哪些部门”等问题,答错时志愿者会当场补充讲解,让普法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

同时,活动设置移动式法治宣传展板,围绕“相邻权保护”“家庭矛盾调解”“基层法律服务渠道”等内容,用漫画、案例解读等形式呈现法律知识。“以前觉得法律离生活远,现在看展板、玩游戏,不知不觉就记住了遇到问题该找谁。”社区居民何大叔说。
机制长效 多元共治筑牢社区治理根基
“街坊议事堂”活动的背后,是龙岗区推动法治服务下沉基层、构建长效治理机制的生动实践。万科第五园社区已形成“诉求响应-矛盾化解-常态服务”的全链条治理模式:线上开通“书记在线”“坂里田事”等服务平台,实时接收居民诉求;线下设立每周“民心接待日”,联动司法、综治、物业等部门集中接访,持续解决邻里纠纷、公共设施维护等问题。

社区还创新组建“睦邻坊”居民自治组织,整合140余名法官、律师、心理咨询师及专业居民构成的“明心居”公益团队,采用“心理疏导+法律调解”双轨模式,持续化解家庭矛盾、邻里冲突。此外,408名“法律明白人”、26支普法队伍常态化活跃在楼栋间,既开展普法宣传,又主动排查矛盾。人民调解员每日巡查时发现的轻微纠纷,多数能在24小时内就地化解,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据介绍,龙岗区将进一步拓展“街坊议事堂”的覆盖范围与服务深度,探索“夜间议事”“线上议事厅”等灵活形式,推动法治资源向更多社区延伸下沉。通过“小事当场议、难题合力解、法治常相伴”的基层治理模式,让公平正义融入邻里生活,为平安龙岗、法治龙岗建设注入更多民生温度与治理效能。
深圳晚报记者 苏靖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