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龙华区大浪街道正将一抹充满希望的“未来之色”深深融入发展蓝图。孩子不再只是被呵护的对象,而是以“治理合伙人”的身份,为家园建设建言献策。日前,随着2025年度儿童议事会总结会议的召开,这场持续数年的基层民主实践再次证明:当“儿童视角”被真正看见、被认真倾听,便能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坚实力量。

自2019年成立以来,大浪街道一直将儿童议事会作为深化基层民主、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平台,从“儿童素质提升”“儿童议事参与”“儿童实践拓展”以及“儿童与成人对话”四个维度协同发力,全面践行“儿童参与”理念。街道聚焦辖区治理热点,培养了一支近百人的核心儿童代表团队,逐步构建“提议-研究-形成方案-推进落实-反馈优化”的完整制度链条,并创新建立“1+12”儿童议事会联盟,有效打通街道与社区间的联动协作渠道。2025年,各社区共培育儿童代表295名,开展议事活动38场,收集各类建议289条,形成正式提案34份,提案采纳率超过80%。一批凝聚儿童智慧、贴合社区需求的优秀建议正从纸面走向现实。
孩子们关注的议题广泛而深入,涵盖社区环境美化、本土文化传承、文明养宠管理、公共服务优化等多个方面。例如,有代表提出“运用数字化手段推广本土麒麟舞”,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生;有代表建议制定“社区文明养宠公约”,促进邻里和谐;还有代表倡导“儿童与成人共同担任环保监督员”“优化龙胜智慧农场运营机制”等。这些提案既充满纯真想象,又体现了小代表们对社区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清新视角与青春活力。

“孩子比以前更敢于表达,也更懂得倾听和合作了。”一位现场旁听的家长由衷感慨。不少教师和社区工作者也发现,参与议事活动的儿童在自信心、语言表达能力及社会责任感方面均有明显提升。儿童议事会已超越简单的“发声”平台,日益成为赋能儿童成长、培育新时代小公民的重要实践载体。
为深化议事成效,街道创新推出“童创友好·筑梦大浪”研学议事融合项目,组织儿童代表走进全市各类儿童友好基地及本地特色场所,通过体验式学习主动发现问题,推动儿童建言从“会议室”走向“现场端”。孩子们运用画笔、文字等多种形式输出观察报告,提出的改进方案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展现出可贵的探索精神与参与能力。

大浪街道妇联主席表示,推动儿童参与社区治理,是街道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生动基层实践,也是扎实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关键举措。下一步,街道将进一步完善提案跟踪落实与效果评估机制,推动儿童参与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让“儿童视角”真正融入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各环节。

大浪街道用行动表明,儿童不仅是未来的建设者,更是当下社会治理中可以信赖的共同行动者。尊重儿童话语权、激发儿童参与潜能,不仅有助于推动基层决策更贴近民生实际,也为培养有见识、有担当、有行动力的新一代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课堂。这一创新做法,为超大城市探索现代化治理路径提供了有益经验,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
晶报记者 武莹 通讯员 谢璟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