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会议要来了!各界人士热议:我们都为这个消息而欢呼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熊子恒 方慕冰 邹媛 吴亚男 焦子宇
11-01 15:3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当地时间11月1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东道主交接环节,宣布中方将于明年11月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这一重磅消息在深圳各界引发热烈反响。在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采访时,深圳学者与企业界人士纷纷表示,APEC会议将是深圳提升城市全球影响力的一次绝佳机遇,深圳将满怀信心,敞开怀抱,全力当好东道主,喜迎四海广宾朋。

抓住机遇,向世界展示创新硬实力

APEC会议是一扇创新之窗,将让全世界看到深圳这座创新之城的独特魅力。

“我身边的民营企业家,都为这个消息而欢呼,”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黄源浩说,“这次盛会为深圳及中国本土企业与全球同行加强交流合作,提供了一个重要机遇。”

黄源浩认为,深圳是外界观察“中国创新”的重要窗口,APEC会议将向世界立体展现中国在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的突破,为亚太乃至全球提供可借鉴的创新范式。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深圳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及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实践成果,将为亚太地区的更多中小企业提供经验与借鉴,携手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

“得知APEC会议将在深圳举办,我们倍感振奋!”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威说,APEC成员构成了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圈,APEC会议选择深圳,意味着全球的技术、资本与市场目光将在深圳聚焦。这对于以深圳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制造业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亮相机会。

王威说,对于深圳企业而言,这场“主场外交”将带来全方位的机遇,不仅能借机加速品牌出海步伐,更有利于吸引国际资本和顶尖技术团队加速向深圳聚集,促进形成“以会引才、以产促融”的良性循环,把深圳“创新之城”的名片擦得更亮。

“APEC会议在深圳举办,不仅是这座创新城市的荣耀,更是对中国发展成就的高度认可。”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南方科技金融研究院院长金李说,APEC会议选择深圳,就是选择创新、活力与未来,彰显了深圳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和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有利于深圳加快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融入全球,高质量发展提升影响力

APEC会议也是一扇全球化之窗,在“走出去”与“引进来”中提升国际化竞争力。

法雷奥智能系统事业部中国区高级运营总监贺显军说,APEC会议将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在华外企创造更优良的营商环境。同时,区域供应链协同效率将进一步提升,有利于优化中国汽车产业创新生态。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城,为外商投资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法雷奥深圳工厂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在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均取得了显著发展成就。我们将持续以深圳工厂为载体,深化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领域的技术迭代与产能优化,夯实在华投资发展根基。” 贺显军说。

“APEC会议不仅是商业机会,更是中国企业融入全球、贡献价值的重要载体。”深圳市赫兹家电有限公司CEO李开玖说,“我非常期待以此为契机,与更多国际伙伴建立起高质量的合作关系,希望与各经济体在智能家居、绿色技术等领域推动行业技术标准,共同进步。”

李开玖认为,身处深圳这座“中国外贸第一城”,他与行业内的同行们一起,凭借过硬的产品和技术开拓市场与口碑,这是深圳外贸企业从“拼价格”到“拼价值”,从代工出海到品牌与技术出海的缩影。有了APEC这个平台的加持,深圳家电行业将持续扩展国际“朋友圈”,加速融入全球市场。

汇聚资源,为深圳的金融国际化注入新动能

APEC还是一扇金融合作之窗,加速资本流动,提升深圳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影响力。

“APEC会议作为国际级重大外交活动,将吸引全球政商领袖与金融组织、实力机构聚焦深圳。这不仅能显著提升深圳在全球金融版图中的知名度,更有机会推动跨境资本顺畅流入,为城市的金融国际化注入新动能。” 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贺臻说。

贺臻认为,借助APEC会议向世界集中展示大湾区金融一体化的实力与市场潜力,可推动国际资本将大湾区视为“极具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进而促进区内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与全球的高效流动,助力大湾区共同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为区域金融与科技产业协同发展奠定更坚实基础。

“面向未来,我们将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科技领域,深度实践‘耐心资本+生态赋能’模式,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并借助深圳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探索构建全球与本土创新循环的双向通道。”贺臻说。

展望明年的APEC盛会,金李充满期待。“依托深圳的产业与创新优势以及金融资源,峰会有望在数字经济、绿色转型、供应链韧性等前沿领域催生更多合作共识与具体成果。这不仅将为亚太经济注入新动能,也将为全球治理贡献‘深圳智慧’,推动构建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新格局。”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闻坤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熊子恒 方慕冰 邹媛 吴亚男 焦子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