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五运会,广州交响乐团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共谱“空港音乐厅”新范式

深圳特区报&读特驻穗记者 陈行 通讯员 穗交响 文/图
10-30 22:1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0月30日,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开幕倒数10天之际,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的核心枢纽,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再次迎来高光时刻,T3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迈入“五条跑道+三座航站楼”运行时代。值此空港新章开启之际,正全力备战十五运会开幕演出的广州交响乐团,也空降T3航站楼投运仪式现场,以一场精彩激昂的演出,为新航站注入人文温度;更以音乐为媒介,向八方旅客传递着对十五运会的热切期盼与美好祝福。

在广州交响乐团“灿烂金属”铜管五重奏激昂雄壮的乐声中,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正式向世人揭开神秘面纱。在现场洋溢着的喜庆与艺术氛围中,首批旅客在接受机场赠送的纪念品后登机启航。T3航站楼的投入运营,将大幅提升大湾区的航空枢纽能级,在为十五运提供坚实保障的同时,展现着广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第二航站区管理分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彭晓琳分享道:“T3航站楼致力于打造高品质体验,设计中融入了多元化、高品位元素。作为文化领域重要组成部分的交响乐与航站楼亦拥有广阔的融合空间。未来,我们将与广州交响乐团着力研究交互模式,在提升航站楼的文化格调的同时,促进交响乐的传播普及。”

T3航站楼的艺术基因,早在它的“前辈”T2航站楼便已深植。2021年4月26日,广州交响乐团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首次签订战略合作,共同启动“音乐航站楼”计划,这一由职业交响乐团与国际航空枢纽携手打造的创新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几无先例。四年来,双方通过“GSO@CAN音乐沙龙”、“云上音乐演播厅”等一系列品牌项目,持续将高雅艺术注入机场的公共空间。

广州交响乐团旗下包括“正”弦乐四重奏、“Peng & Pan”弦乐二重奏、“灿烂金属”铜管五重奏及“非凡”大提琴重奏组在内的多支优秀室内乐团体先后登台,累计吸引数十万旅客驻足参与,让匆匆的旅途变为不期而遇的艺术邂逅。今年7月,广州交响乐团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拍摄的全新形象巨幅海报在T2航站楼重磅呈现,海报上“交响天地,乐聚朝夕”的艺术宣言与繁忙的航班信息屏交相辉映,为旅客构筑起立体感知岭南人文气韵的窗口,令白云机场可听、可视的艺术魅力愈发深入人心。

目前,广州交响乐团正式授权广受好评的重奏专辑及现场录音,作为T3航站楼的背景音乐循环播放,精选曲目既有经典有新作,兼具古典艺术性与岭南音乐特色,亦体现新时代大湾区精神风貌。其中包括:广州交响乐团终身荣誉音乐总监余隆执棒的陈思昂《美丽的大湾区》、音乐总监黄屹执棒乐团演奏的李海鹰《中国1921》之“南国春潮”,以及由附属于广州交响乐团的广州青年交响乐团演奏、充满岭南特色的陈怡、周龙《赛龙夺锦随想曲》。

除了庞大的管弦乐之外,旅客还能听到精致的室内乐:选自广州交响乐团“灿烂金属”铜管五重奏成立十周年专辑中的《铜管摇摆》、广东音乐《彩云追月》、江苏民歌《茉莉花》,广州交响乐团“非凡”大提琴重奏组成立十五周年专辑收录的皮亚佐拉《自由探戈》、哥特曼《幽默曲》与柴科夫斯基《如歌的行板》。这套精心编排的“听觉名片”将使T3航站楼化身为一个流动的、富有岭南人文气息的“空港音乐厅”。

编辑 李斌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郭秦川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驻穗记者 陈行 通讯员 穗交响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