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頭號殺手,收好保命指南! 深圳卒中“救命地圖”再升級

10-29 15:22
摘要

警惕頭號殺手,收好保命指南! 深圳卒中「救命地圖」再升級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卒中已成為我國居民死亡的“頭號殺手”。在世界卒中日來臨前,深圳舉辦了“百城千縣——首個全國卒中中心公眾開放日”活動,讓卒中防治知識下沉到你我身邊。

 在深圳,救命的卒中急救地圖又雙叒叕升級,定點醫院已增至37家,不僅實現了30萬人口以上區全覆蓋,更做到了平均每65萬人就配備一個“救命站點”。正是這些星羅棋布的站點,讓深圳“1小時卒中救治圈”織得更密、響應更快,為整座城市拉起了一張堅實的生命防護網。

 每65萬深圳人配備一個“救命站點”

 大腦是人體的指揮中心,但大腦也會“短路”。簡單地說,卒中就是腦血管突然“堵車”或“爆管”,導致腦細胞因缺血缺氧而“罷工”。更紮心的是,這種損傷基本不可逆。最終能不能恢復、能恢復多少,完全是一場與時間、地點和身體底子的極限賽跑。

 專家指出,大腦關鍵區域哪怕只堵住一點點,都可能引發癱瘓、麻木或失明;如果梗塞範圍大,更是危及生命,容易留下嚴重後遺症。如果患者年齡偏大,或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恢復難度也會直線上升。

 這是一場真正的生死競速。“對腦梗死患者來說,每耽誤1分鐘,就有190萬個腦細胞死亡。”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市二醫院”)卒中中心負責人符鵬程表示,腦細胞缺血超過8分鐘,基本就很難救回。

 深圳從2022年發布《卒中急救地圖建設規範》開始,就以“政府主導、部門協同、信息賦能”三大抓手,全力推進卒中中心標準化建設。效果如何?數字會說話:2021年全市定點醫院只有31家,到2024年增至37家,形成“三級+二級”協同體系,實現30萬人口以上區縣全面覆蓋,平均每家服務人口約65萬。

 “卒中救命網”已救治近1.9萬例患者

 如今,深圳已織起了一張高效運轉的“卒中救命網”,二級與三級醫院分工明確,確保病情不被耽誤。

 二級醫院就像區域的“快速反應部隊”,能迅速用藥物打通血管;三級醫院則像“特種部隊”,用先進手術處理更複雜的堵塞。2024年,這張網已成功救治近1.9萬例患者,其中,溶栓2456例、取栓958例患者。

 更快的是搶救速度。在深圳,患者入院到用藥溶栓時間,從2019年的52分鐘縮短到現在的32分鐘;入院到手術取栓的時間,從160分鐘大幅壓縮到127分鐘。每一分鐘的節省,都是為大腦搶回生機。

 如果把卒中救治當成一場闖關,深圳的“通關”數據相當讓人安心,取栓手術“疏通”成功率達93.3%;而藥物溶栓導致嚴重出血的風險關,控制在2.12%。正因如此,最終,患者住院死亡率和致殘率也都優於全省平均水平。

 卒中患者病情穩定後,還有中醫助攻。目前,全市已有4家中醫院(含中西醫結合)加入卒中防治體系。患者可以藉助針灸、推拿等傳統療法,在康復階段更好地恢復手腳活動、語言能力,實現中西醫協同康復。

 出現“臉歪、手垂、話不清”,立刻撥打120

 作為深圳市卒中救治的核心單位,市二醫院在開放日上帶來了一堂“一站式”卒中科普公開課。醫護人員帶領市民零距離感受卒中救治“綠色通道”,現場揭秘溶栓取栓設備,把“時間窗”等關鍵概念講得明明白白。活動現場還提供了免費的篩查義診。

 活動中,專家敲黑板提醒,深圳卒中救命網絡再快,你才是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請記住“中風120”“BEFAST”是兩個快速識別口訣。

 中風120:1張臉,歪沒歪?2胳膊,能不能抬平?0(聆)聽,話說不清?

 BEFAST:B(平衡),頭暈走不穩?E(眼睛),眼前一抹黑?F(面部), 嘴角歪斜了?A(手臂), 手腳麻無力?S(語言),說話清楚不?T(時間) ,如有上面任一種情況,馬上打120。

 總之,出現“臉歪、手垂、話不清”,立刻撥打120,才是至關重要的救命“開機鍵”!

 如何對付卒中,深圳市二醫院副院長任力傑劃出重點,搶救要快,預防更要早,就像“防火”和“救火”,必須雙管齊下。

 一級預防,就是防“着火”,面向所有健康人群,核心是定期體檢,管好血壓、血糖、血脂,把危險的“火苗”提前掐滅。二級預防,防“復燃”,針對已確診的患者,關鍵是遵醫囑服藥、定期復查。(記者 林麗青)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