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王海荣
10月28日,以“深AI能源,能创未来”为主题的AI开启能源绿色发展论坛在深圳国际低碳城举行,来自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专家代表齐聚一堂,围绕AI与能源绿色转型的融合路径,深入探讨应用前景与实践挑战。
本次论坛由深圳市发展改革委指导,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深圳国际能源与环境技术促进中心(ITPC)承办,是2025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家低碳城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大湾区办专职副主任许云飞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全球能源格局正经历深刻的数字化、智能化变革。在我国“双碳”目标引领下,AI与能源绿色转型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深圳作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和数字经济高地,正在积极探索“AI+能源”的创新实践,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为实现“双碳”目标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更大力量。
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郭志东表示,当前全球能源体系正经历绿色低碳与智能化的深刻变革,国家“双碳”目标已将人工智能列为能源科技创新的重要支点。深能源始终以科技创新为生命线,率先构建覆盖能源全产业链的智能化体系。今年,深圳能源集团发布了涵盖AI智能监测、智慧运维、绿色低碳管理等六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标志着“AI+能源”在深圳实现了由技术探索向系统集成的历史性跨越。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大数据与统计分会执行会长王继业指出,AI技术正朝着多模态、智能体、强协同、深融合、高可信、全自主的方向飞速发展,将重塑能源电力的技术版图与产业未来。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全面绿色转型的战略枢纽。到“十五五”末,新增用电需求绝大部分由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满足。AI技术作为一种“类动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复杂“巨系统”在机理逻辑上高度契合,AI与清洁能源深度融合将有力推动能源绿色发展。
能源互联网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程林在《人工智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其最新进展》报告中,深入阐述了人工智能赋能能源行业的实践方向与创新路径,为推动“AI+能源”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行思路。他表示,“十四五”期间,AI赋能电力系统走过了从单点应用到系统集成的演进之路。站在“十五五”的起点,下一步的任务是推动AI与场景的深度融合,将其打造为节能降碳的核心抓手。面向未来的愿景是构建一个自主协同、智能引领的工业新生态,这个过程中AI技术将发挥关键作用。
高端对话环节,来自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南方电网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能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挪威船级社(DNV)能源系统部、安永大中华区、华为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以及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的专家代表,围绕“AI融合能源绿色发展”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并就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规划、智能调度、能源仿真建模、绿色低碳转型、企业数字化治理及气象预测模型等领域的创新应用进行了分享与交流,为推动AI与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构建高效低碳智能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了前瞻性思考与实践路径。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