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
菠萝包里没菠萝
老婆饼里没老婆
煲仔饭里没有仔
熊猫血里没熊猫
说到血型
我们能想到的一般有
A型、B型、AB型、O型
随着互联网的发达
进而知道了一些罕见血型
比如上文提到的“熊猫血”

图源:电视剧《狂飙》
但有“罕见”,就有更“罕见”
“恐龙血”就是其一
也就是——
类孟买血型
(或孟买血型)
01.
当生娃遇上“恐龙血”
对于每一位准妈妈来说,怀孕都是一段充满期待与挑战的旅程。然而,当这段旅程中出现了“稀有血型”这个特殊标签时,一切似乎变得更加复杂和令人担忧。
2025年10月,深圳一位孕37周+4天的孕妈张女士(化名),因“完全性前置胎盘”住院准备分娩。这个情况本身就属于产科危重范畴,胎盘完全遮住子宫颈口,分娩时极易大出血。
完全性前置胎盘
正常情况下,胎盘附着于子宫体的前壁、后壁或侧壁。
如果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其下缘达到或覆盖子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就称为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有这四种类型——

如果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宫颈内口,就称为完全性前置胎盘。
但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她的常规血型检测显示为“O型”,进一步排查后,高度怀疑是类孟买血型或孟买血型(俗称“恐龙血”)。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捏了把汗:类孟买血型,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接近万分之一,在常规检测中易被定为O型,深圳目前为止仅发现数十例。比千分之三概率的“熊猫血”(Rh阴性血)稀有近30倍,输血科无匹配的血液。
更紧急的是,张女士随时可能发动,一旦出血,没有适配血液,后果不堪设想。

图源:电视剧《以美之名》
面对这一罕见情况,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许多主任团队迅速行动起来。
为了保障母婴安全,医院立即启动多学科联合会诊(MDT),联合产科、妇科、麻醉科、输血科、放射科、内科、新生儿科、护理部等科室,共同商讨并制定了一套周密的应急预案。
考虑到张女士血型的极端稀有性,手术团队制定出“先阻断子宫血流、再娩出胎盘”的方案以减少出血,并提前准备连续式自体血回输系统,以降低对异体血的需求。

与此同时,深圳市血液中心迅速响应,解冻稀有血型库中储备的冰冻红细胞1.5U,还紧急招募了两名类孟买血型的无偿献血者。虽然最后并未用上,但血液已第一时间冰冻保存,为后续可能的用血需求提供了坚实保障。
最终,母婴平安,手术仅出血300ml(相当于普通剖宫产出血量),术后24小时总出血量也仅365ml。出院后恢复良好。
02.
“恐龙血”到底是什么?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血型似乎只与献血和输血有关。但对于孕产妇,尤其是稀有血型的妈妈们来说,血型知识是保障母婴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人类的血型系统非常复杂,除了我们熟知的ABO和Rh系统外,截至2025年10月,国际输血协会(ISBT)已确定了48个血型系统,共有371种抗原。

图源:ISBT
当一个人的血型在人群中出现的频率低于千分之一时,通常就被认为是稀有血型。
通过电视剧,很多人对“熊猫血”不再陌生,而比“熊猫血”更稀有的血型,就被赋予了“恐龙血”的称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类孟买血型。

类孟买血型的个体,其红细胞上缺乏H抗原,导致A、B抗原无法正常表达。常规血型检测时,会表现出和O型血相似的特征,很容易被误判。
要确诊类孟买血型,必须通过特殊血清学实验或基因检测,常规医院可能没有检测条件,需要提前联系血液中心或大型医院。
03.
稀有血型孕产妇
面临哪些风险?
稀有血型本身并不会影响孕妇的健康,但它却可能在孕期和分娩时给母婴带来一系列特殊的风险——
1. 发生新生儿溶血
这是稀有血型孕妇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
当母亲的血液中存在针对胎儿红细胞抗原的抗体时,这些抗体(主要是IgG型)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破坏胎儿的红细胞,导致新生儿溶血病(HDN)。
2. 分娩大出血
分娩,尤其是剖宫产,本身就存在出血风险。对于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高危孕妇,大出血的风险更是成倍增加。
如果产妇是稀有血型,一旦发生大出血,寻找匹配血液将变得异常困难和耗时,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3. 其他潜在风险
一些研究指出,某些稀有血型,如p表型,其血清中的抗体可能与早期流产有关。虽然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这提示我们,稀有血型可能与一些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有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关注。
04.
稀有血型孕产妇
必做的4件事
对于稀有血型的准妈妈们来说,怀孕就像是一场需要精心策划和严密执行的“闯关”游戏。从孕早期的建档到分娩前的最后一刻,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格外谨慎。
以下这份全攻略,希望能成为您孕期路上的“通关秘籍”——
1. 血型确认
● 第一次产检需主动告知医生个人情况。若有家族稀有血型史、既往输血异常史,一定要提前说明;
●孕期产检时,医院会常规进行血型检测,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鉴定。如果检测为疑难血型,需要进一步鉴定。鉴于目前检测技术和试剂存在局限性,住院期间可将样本送至深圳市血液中心输血医学研究所进行鉴定,以备后续用血。另外,所有检测需通过医院与血液中心对接完成。
● 固定产检医院,方便医生持续跟踪血型情况。

2. 盯紧产检,高危情况早干预
● 像案例中的“完全性前置胎盘”,需每4-6周通过B超监测胎盘位置,遵医嘱提前住院(别等到临产前才准备);
● 每次产检都要记录凝血功能、血液指标(如血红蛋白),若出现贫血、凝血异常,及时补充铁剂或接受治疗;
● 日常留意“异常信号”:一旦出现腹痛、阴道流血(哪怕少量),第一时间联系主治医生,别拖延。

3. 不打无准备之仗
●产前,医生会根据产妇出血的风险联系输血科备血,输血科与血液中心共同商讨应对措施,如血液中心库存血较少时,可以通过稀有血型库发布献血者招募。
● 评估“自体输血”:若身体条件允许(血红蛋白达标、无感染等),可在医生指导下提前储存自身血液,以备手术应急(案例中团队也优先考虑了此方案)。

4. 多学科协作很重要
● 分娩医院优先选三甲医院+危重产科救治经验:这类医院通常有产科、麻醉科、输血科、新生儿科的多学科协作机制;
● 术前和医生深度沟通:了解手术方案(如如何控制出血)、输血应急预案,有疑问及时提出,充分信任团队但不盲目。

希望每个人都知道
对稀有血型孕产妇来说
只要早确认血型、早做准备
就能平安度过孕期
顺利迎接宝宝
如果你身边有备孕、怀孕的朋友
这份“稀有血型孕产妇指南”
可能正是她们需要的!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张蕾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万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