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筑梦,稻香如诗——源城区粮食烘干中心绘就乡村振兴温暖画卷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刘远锐
10-22 10:3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金秋十月,稻浪翻涌,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莲塘岭村的田野间,沉甸甸的稻穗低垂,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再过十来天,就是大规模收割的时候了。”广东桂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站在田埂上,笑容舒展。而这份从容,正源于一座刚刚落成的“粮食守护者”——源城区粮食烘干中心。

这不仅是源城区第一座规模化、机械化粮食烘干示范项目,更是深圳市大鹏新区对口帮扶协作河源市源城区工作队,以匠心与深情,为这片土地量身定制的“温暖礼物”。从蓝图到现实,从期盼到圆满,大鹏驻源城工作队用责任与智慧,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曾经,每至稻熟时节,埔前镇的农户们总在焦虑中等待天晴。一场雨,可能就让一年的辛劳打了折扣。“晒粮难、存粮忧”,成为萦绕在农民心头多年的阴云。大鹏驻源城工作队2023年6月入驻以来,以“源城所需、大鹏所能”为行动坐标,深入田间地头,倾听农民心声,精准施策,统筹帮扶资金260万元,推动建设现代化粮食烘干中心。

如今,850平方米的厂房巍然矗立,120吨位的烘干设备静静运转,智能系统精准守护每一粒稻谷的干燥与安全。年处理5000吨的烘干能力,如同为这片土地撑起一把“丰收保护伞”,让“靠天吃饭”成为过去,让“颗粒归仓”成为常态。

帮扶不是简单的给予,而是智慧的赋能。大鹏驻源城工作队创新构建“帮扶资金引导+镇级强村公司统筹+专业市场主体运营”的三轮驱动模式,以埔前镇为申请主体,联动镇属强村公司与桂佳公司共建共营。这一模式,既确保了资金使用的阳光高效,也激活了乡村产业的内生动力。

“这不仅仅是一座烘干中心,更是一个温暖的产业枢纽。”企业负责人动情地说。它连接起政府、企业与农户,串联起生产、加工与增收,让每一份投入都化作乡村振兴的坚实脚步。

走进烘干中心,机器的轻鸣与稻谷的清香交织成一曲现代农耕的赞歌。这里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情感的凝聚。大鹏与源城,因帮扶而相连,因协作而共进。这座烘干中心,正如一座温情的桥梁,连接着两地的梦想与期盼。

“我们希望以这个项目为起点,继续播撒更多希望的种子。”大鹏驻源城工作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他们将持续聚焦源城发展的关键环节,推动更多有温度、有力度的项目落地,让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稻田,也照亮那座崭新的烘干中心。这里有稻香,有笑容,有希望,更有大鹏与源城携手写下的温暖诗篇。每一粒被温柔烘干的稻谷,都在诉说着:这片土地,正被深深爱着,也正向着更加灿烂的明天,踏实前行。大鹏驻源城工作队用行动诠释了“帮扶不是简单的输血,而是赋能造血”的深刻内涵,让源城的田野,不仅生长出饱满的稻谷,更孕育出振兴的希望。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刘远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