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深圳开展多元活动共筑粮食安全防线

刘羚
10-20 18:16
摘要

2025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深圳开展多元活动共筑粮食安全防线

在2025年10月16日第45个世界粮食日及所在的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期间,深圳围绕世界粮食日“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与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粮食节约 人人有责”主题,以城市地标亮灯、粮库开放、校园深耕、线上互动等多元形式,普及粮食安全知识,引导全社会形成爱粮节粮、守护粮安的浓厚氛围。

地标亮灯+粮库开放:沉浸式传递粮安理念

10月16日至18日晚,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京基一百、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华润春笋等标志性建筑幕墙大屏同步亮灯,“粮食节约 人人有责”“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等主题标语点亮鹏城夜空,覆盖核心商圈与城市中心,将粮食安全理念融入城市夜景。

10月18日,深圳市粮食储备库以“粮品与您携手,悦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开启开放日暨第二届品牌文化节,吸引超3000名市民参与。作为深粮控股连续12年举办的活动,本次开放日设“知、见、品、乐”四大板块,让市民全方位感受科技储粮的魅力。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在文化科普区,VR互动设备带领市民“穿越”到虚拟稻田,沉浸式体验插秧、收割的农事过程;在智慧仓储区,讲解员现场演示准低温储粮系统——仓内20℃左右的恒温环境、65%的精准湿度控制,配合实时显示“三温三湿”数据的监控大屏,让市民直观看到科技如何守护粮食新鲜度;自动化作业区里,码垛机械手精准抓取粮食、智能滑托盘协同转运的场景,彻底颠覆了大家对粮库“粗放存储”的传统认知。“原来我们吃的大米要经过这么多道科技防护,国有粮企的硬实力太让人安心了!”参观完自动化大米加工车间,市民王先生感慨道。

同日下午,深圳中心书城北广场主会场更是热闹非凡。现场设二十四节气饮食习俗展板,悬挂“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等标语;互动区推出粮食消消乐、插秧体验、知识答题等游戏,完成挑战可兑换文创礼品;9家深圳餐饮及粮食企业,展示绿色餐饮理念与优质粮油产品,现场煮制大米供市民试吃,让市民在味觉体验中感受“优质粮食”的价值。带着孩子参与活动的市民陈先生感慨道,“以前对粮食的产地、生长过程了解不多,今天和企业工作人员交流后,才知道深圳的粮食供应链这么完善,心里更踏实了。”

校园活动+线上互动:全民参与凝聚节粮共识

记者从深圳市教育局也了解到,2025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期间,深圳全市各区学校陆续开展各类节约粮食宣传教育活动。其中包括主题班会,征文、绘画、手抄报比赛,光盘打卡活动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节约粮食的重要意义,同时鼓励学生将节约理念带回家,以“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成员共同参与节粮行动。

“粒米虽小不易,莫把辛苦儿戏。”在深大附中饭堂内,关于反对粮食浪费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学校饭堂是是践行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重要场所。”记者从深圳市教育局了解到,为让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从小养成,深圳始终致力在全市各区幼儿园、中小学全方位营造反对食品浪费的浓厚氛围。此外,为加强学校食堂践行粮食节约,目前全市10个区1771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实行大宗食材批量集中采购。食材采购计划均是根据师生用餐需求,制定详细采购方案,确保食材采购量与实际需求量相匹配,避免食材浪费。

线上活动同样火热。据了解,宣传周期间,深圳发起“节粮减损随手拍”活动,市民上传爱粮行动照片、作文或绘画即可参与抽奖,为期七天的活动吸引逾万人关注,收到作品近千件。 

科技赋能+模式创新:深圳实践夯实“粮安防线”

系列活动背后,是深圳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坚实支撑。记者从深圳市粮食储备库了解到,粮库通过技术革新、智能升级、模式优化三大路径,构建起“科学储粮、高效减损”体系,有效降低粮食从入库到出库各环节损耗,不仅破解了南方高温高湿储粮难题,为全国粮食行业节约减损工作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经验”。

作为“广东省AAAA级粮库”“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科技示范库”,深圳市粮食储备库采用“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无害化”“四化一体”粮食物流管理模式,运输环节全面引入“码垛机械手+智能滑托盘”协同作业模式,实现成品粮出库全流程自动化,减少搬运损耗。“通过机械手精准抓取、滑托盘标准化转运,作业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205%,能更好满足应急保供快速调运需求。”深圳市粮食储备库有关负责人表示,此外,这一创新模式还实现了损耗有效降低、人力成本进一步优化等显著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办公室公布10个“全谷物 好营养 更健康”和“少吃油 吃好油 更健康”典型案例,深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申报的“全谷物健康城市建设实践与探索”案例入选。深圳以全谷物产业为抓手,将节粮减损战略贯穿粮食产业链各环节,为筑牢粮食安全防线注入“深圳智慧”。

何为全谷物?即保留谷物完整种皮、胚与胚乳的粮食作物,糙米、藜麦、燕麦等均是典型代表。凭借丰富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及多种微量营养素,成为健康饮食的新宠。深圳瞄准这一趋势,启动深圳国际农业食品创新中心建设,为全谷物产业注入智力动能。由深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发起的“全谷物创新联合体”,更搭建起“产业链攻关+成果转化”的绿色通道。

从“四化一体”管理模式破解储粮难题,到智能作业模式实现减损提效,再到全谷物产业创新为粮安注入健康动能,深圳正以科技为笔、以创新为墨,将粮食安全保障融入产业链各环节。这些实践不仅让“科学储粮、高效减损”的“深圳经验”落地生根,更通过典型案例示范、产业生态构建,为全国粮食安全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深圳市粮食储备中心方面表示,以此次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为契机,深圳将持续粮食安全宣传教育,推动智慧储粮技术创新,让粮食安全既有科技厚度,更有民生温度。

晶报记者 刘羚 陈淑莹

(作者:刘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