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见未来!园岭街道“行走课堂”第三站“玩转”千年活字印刷术!

高志明
10-20 11:51
摘要

育见未来!园岭街道“行走课堂”第三站“玩转”千年活字印刷术!

10月18日下午,深圳妇儿大厦这座被誉为“城市万花筒”的亲子地标里,园岭街道“育见未来”家庭教育赋能计划之亲子研学型“行走课堂”第三场活动在此启幕。15组来自深圳实验小学、荔园小学、园岭小学、百花小学等学校的亲子家庭围站在铺着素纸的长桌前,共同体验活字印刷与拓印的千年魅力,在墨香与纸韵中感悟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根脉,续写“街校家社”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

方寸活字间,触摸千年智慧

本次活动延续“行走课堂”特色,将教育场景延伸至公共文化空间。在妇儿大厦专业导览中,亲子家庭以一楼Wego区域为起点,依次探索了多个特色空间:中庭广场的建筑美学、樊登书店的静谧书香、自然艺术馆的昆虫与植物标本世界,处处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飞越彩虹合唱团的动人歌声与魔术剧场的艺术魅力,更让亲子家庭深刻感受了现代儿童友好设施与传统文化传承空间在交融设计中的多元与包容。

“活字印刷术就像古代的‘汉字魔术’,毕昇用它打破了雕版印刷的局限。”导师以生动语言梳理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到王羲之书法的数千年演变历程,同时厘清印刷术关键节点——隋唐为其发展期,而北宋庆历年间毕昇发明活字印刷,真正推动了知识的平民化传播。孩子们亲手触摸一枚枚沉甸甸的铅字,惊叹于古人“以字为媒、以版为载”的智慧。

亲子协作中,践行协同育人

实践环节成了最动人的课堂。选字、排版、刷墨、覆纸、拓印……每一个步骤都需亲子默契配合。一位父亲一边帮孩子固定宣纸一边感慨:“这不仅是一次手工体验,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

拓印环节更添惊喜。家长与孩子合力将颜料均匀拍在模板上,再覆上帆布按压。当宣纸缓缓揭开,墨香氤氲中诗句浮现,孩子们的惊呼与掌声交织成趣。这场景恰是“街校家社”协同育人的生动注脚——没有讲台的束缚,文化传承在亲子指尖自然发生。

“以前觉得非遗离生活很远,没想到孩子能专注排版半小时。”家长李女士的感慨道出众人心声。园岭街道始终关注亲子关系的深度联结。在两个多小时沉浸体验中,家长放下手机,与孩子共同面对排版顺序调整、墨色浓淡控制等挑战,在协作中重建高质量陪伴空间。

无界教育里,共融一片真情

活动中特别融入了民族共融元素。导师引导孩子们思考:“活字印刷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瑰宝。就像这些紧密排列的铅字,我们56个民族也紧紧相依,共同构成灿烂的中华文明。”

这场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的精细动作与逻辑思维,更让“民族共融一家亲”的理念悄然扎根——当各民族家庭捧着共同完成的印刷品合影时,镜头里的笑容比活字更鲜活。

园岭街道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非遗体验这类活动,让家庭教育从‘说教’走向‘共育’,从‘课堂’走向‘生活’,真正实现‘教育无边界、成长有温度’。”

本次活动以“参观体验+文化实践”双线融合的模式,引领亲子家庭完成了一场从现代儿童友好设施到千年非遗文明的深度行走,是“行走课堂”继首场剧本围读、第二场航天科普后,在传统文化领域的深度拓展。未来,园岭街道将继续围绕“破界创新 无界教育”理念,推出更多融合民族共融与儿童友好理念的实践课程,让每个家庭在“行走”中育见未来,在共融中传递温情。

晶报记者 高志明 通讯员 曾立芬

(作者:高志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