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教育部正式发文,福田区成功获批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I类实验区。这是福田区继今年7月获评“教育强国建设综合改革重点突破试点单位”后,再获国字号重磅荣誉,且是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区域。此次获批历经省级推荐、教育部评审、国家教育督导局审核等层层遴选,既是对福田二十余年深耕教育监测领域的最高认可,更标志其在教育治理现代化与区域教育难题破解中迈出里程碑式步伐,为全国中心城区以监测驱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树立新标杆。

国家义务教育监测结果应用I类实验区,是教育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领域的最高级别实验示范项目,堪称区域教育综合实力 “金名片”。从战略定位看,它承载着探索监测结果深度转化应用路径、破解全国性教育共性难题的核心使命,需形成可复制的应用范式,是国家教育监测改革的 “试验田”;从准入标准看,需先成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还需具备完善体系、扎实基础等;对区域发展而言,这是参与国家教育监测顶层设计的契机,可优先对接PISA、TIMSS等国际先进评价资源,助力教育从“优质均衡”向“高质量内涵发展”跨越。
福田此次获批并非偶然,而是二十余年厚积薄发的结果,其创建基础以“体系完备、实践创新、成效显著”为核心。体系上,福田坚守“本真、适才、普惠、优质”理念,实现监测与评价体系“四大跨越”,2011年率先成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后优化为区教育局直属单位,构建 “一个中心、两个抓手、三个公开、四个协同” 运行机制,体系完备度全国领先。实践中,2008年启动监测体系搭建,2019年实现监测到校,2023年开启从学前到高中的全学段监测,还开展“大数据背景下高中办学质量评价”等创新项目,2024年举办“幸福教育”国际研讨会,形成品牌效应,被教育部专家评价为“具有基础性、引领性、系统性、创新性、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成效上,承办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现场会,累计接待百余批次考察团,培养3000余名监测骨干,成为“国家示范、全省标杆”。

获批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I类实验区后,福田将以“探索先行、示范突破、引领辐射”为理念,启动三年攻坚计划,通过三大创新举措推动监测结果应用升级,完善“福田范式”,为全国中心城区提供借鉴方案。
一是体系升级,锚定教育强国构建多元协同智能监测评价体系。融合国际先进评价理念与技术,引入DMAIC质量管理模型研制《福田义务教育质量标准》,将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六大维度纳入监测框架;依托BIM、CIM数字孪生技术打通数据孤岛,构建覆盖“结构质量(资源配置)、过程质量(教与学)、结果质量(育人成效)”的智能化分析平台,实现数据可视化与动态预警。
二是精准治理,以数据和人才双轮驱动建高质量教育生态。构建 “福田高质量发展指数”,对百校千师万名学生全维度监测,实现“一生一案、一师一诊、一校一策”;实施 “沃土计划”“脱颖计划”,培育学生创新能力,探索战略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是队伍建设,打造专兼协同的国际智库监测矩阵。建立“专职 + 兼职”人才梯队,培育专业骨干并吸纳学校师资;构建含国内外专家的智库,通过系统化培养提升相关人员数据应用能力,为监测实践提供人才保障。
(图片由福田教育提供)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