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社區裡的“藍馬甲”服務隊

10-15 16:57
摘要

【香港经济导报网讯】“你們能幫幫我嗎?”週六一早還睡眼朦朧的三航局物資公司團總支書記陳政哲便接到了上海濰坊社區慈善超市負責人杜磊的電話,話語中很是焦急。

原來,她是想舉行一場義賣活動,主要售賣當季新鮮蔬菜、有機牛奶雞蛋等生活必需品,以及來自甘肅定西的土豆、雲南普洱的野生菌等定點幫扶農副產品。一方面為社區居民提供“家門口”的便利,另一方面通過義賣利潤為社區孤寡老人籌集助餐基金,同時推廣慈善超市的公益理念,時間就定在周日。一天的時間需要準備的工作很多,而超市又只有一名工作人員,迫切需要支援。於是,杜磊第一時間想到了三航局物資公司“藍馬甲”志願服務隊。

“沒問題,杜大姐。”陳政哲得知緣由後滿口答應。隨即馬不停蹄動起來,與超市商討具體實施細節,召集人手,準備義賣用品,包括電子秤、收款二維碼、愛心價簽、特別定制的農產品介紹展板……“現場情況變化莫測,我們不能出絲毫差錯。”陳政哲嚴肅地說道。

當天中午,他又帶領志願服務小分隊特地趕赴義賣現場實戰推演,團員青年集體出動,楊曉帆、張丹等人負責產品講解與宣傳推薦,黃新宇、袁一恒操作智慧收款系統,張堅維護現場秩序,每個環節排練了一遍又一遍。

 

做好了充分準備後,義賣終於亮相。沒成想,天公不作美,剛擺好傢伙事,便下起了濛濛細雨。成員孫怡瑤一面用手擋在頭部,一面詢問:“下雨了,義賣還要繼續麼?”陳政哲沒有絲毫猶豫,堅定地點了點頭。

而後,大家迅速做好防護,並開始吆喝:“瞧一瞧,新鮮的蔬菜水果了!”周邊的住戶被吆喝聲吸引,紛紛探出頭觀望。沒一會兒,四面八方的居民便湧了上來。有坐著輪椅的殘疾人,有挺著肚子的孕婦,有相互攙扶的老年人,還有送快遞外賣的小哥……“小夥子,你們不是‘反詐’宣傳員嗎,怎麼成了‘義賣小哥’了?”有居民疑惑。“大伯,我們三航局物資公司志願服務隊的身份多著呢,主要在工作之余為咱街坊鄰居出一份力!”看著這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居民們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挑選、裝袋、上稱、付錢、入帳……正在大家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一位滿頭白髮的大媽來到了慈善超市門口,東看看西望望。團隊成員連忙上前接待,大媽冷冰冰地表示想要挑選一些硬實的油桃。志願者小李笑著答應,從筐子裡一個一個地細心挑選。大媽看在眼裡,態度緩和了許多,但就在上稱的一刻,又“變臉”了。原來,因為雨天的關係,秤上有積水,可能會導致稱重不准。陳政哲見狀,隨即用衣袖擦乾了銀色襯盤上的積水。大媽和在場的居民為此感動,紛紛豎起大拇指。

陽光透過雲層灑落在樹林陰翳中,雨漸漸停了。物資公司“藍馬甲”志願服務隊僅用1個半小時,300餘件商品全部售出,共計籌得善款4.5萬元,全部捐贈慈善機構,定向用於社區“銀髮助餐工程”,為80歲以上獨居老人提供免費午餐;部分資金還將支援“雛鷹成長計畫”,資助社區內困難家庭學生的課外興趣班。

不知不覺,志願服務隊從2022年成立至今,已服務超過6000余人次,“朋友圈”也逐漸擴大,先後在社區開展過盲人看電影(通過專業志願者現場解說電影畫面)、外賣小哥加油站(提供免費手機充電、應急藥品)、環衛工人服務站(設置24小時熱水供應點)、文明交通引導等系列志願活動,已在當地小有名氣。他們用深藍色的馬甲繪就了社區最溫暖的風景線,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在街巷間生根發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