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即是舞台,梦想在龙华起飞!十五运会群众比赛模型(航空)项目决赛开赛

10-15 07:41
摘要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袁春燕/文 蔡维泽/图

▲无人机竞速比赛场地。

10月14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模型(航空)项目决赛开赛仪式在深圳市龙华文体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全国的航模爱好者齐聚这片热土,共同掀起一场兼具科技魅力与运动激情的航空模型热潮,为粤港澳大湾区注入鲜活运动活力。

▲10月14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模型(航空)项目决赛在龙华文体中心开赛。

本次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承办。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赛事活动模型(航空)项目竞赛委员会副主任谢弥青,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赛事活动模型(航空)项目竞赛委员会执行主任、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执委会竞赛部副部长、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何建辉,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赛事活动模型(航空)项目竞赛委员会执行主任、龙华区政府副区长赵妍妍等领导出席,共同见证这一全国性航模盛会的启幕。

▲选手参加无人机竞速(F9U)个人赛。

当天,一场极具岭南特色的民俗表演拉开了活动序幕。来自深圳龙华碉楼英歌舞队的舞者登场献艺,刚劲的步伐、铿锵的节奏,将南派武术与地方戏剧的精髓融于一体,生动诠释出团结拼搏的英雄气概。

▲选手参加无人机竞速(F9U)个人赛。

赵妍妍表示,航空模型运动凝聚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与竞技魅力,是“科技+体育”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比赛吸引了全国航模精英与爱好者齐聚龙华,是智慧与才华的集中展示,是对龙华区办赛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对深圳科技体育发展成果与城市内涵的精彩呈现。“我们期待赛场上能激发更多智慧、催生更多创意,为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崭新的‘飞翔动能’。”

▲工作人员帮选手准备无人机。

开赛现场,选手代表、裁判员代表先后上台宣誓,承诺将以公平竞赛、公正执裁的态度,共同守护赛事的纯粹与精彩。

▲无人机准备就绪。

据了解,本届全运会群众比赛航模项目设置航空模型F9A无人机足球(5人制、B球)、航空模型F9U无人机竞速(个人、团体)、航空模型F1D-P室内橡筋动力滑翔机和P3Z-D室内遥控空战团体、航空模型F3K遥控手掷滑翔机(团体)、航空模型P3D汽油机模型绕标飞机(个人)共6个竞赛项目,覆盖不同航模类型,兼具专业性与群众性。经过前期多轮预选赛的激烈角逐,含北京、天津、浙江、四川等省市队伍,以及东道主广东队、香港队、澳门队等全国23支代表队脱颖而出,281名领队、教练、选手齐聚大湾区,在接下来的赛事中比拼技艺、交流心得。

“我宣布,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航空)模型项目决赛,正式开赛!”随着谢弥青女士的声音落下,这场“科技感拉满、观赏性十足”的蓝天对决在10月14日至19日期间,于龙华文体中心、简上体育综合体、观澜湖黎光会所持续燃动竞技热情。

航模运动是航空航天技术的“微缩载体”,如今已在教育等领域拥有广泛受众,成为连接“科技梦”与“体育梦”的重要纽带。作为赛事承办地,龙华区将以此次决赛为契机,进一步推动航空模运动普及。依托本地产业优势与科技资源,把航模打造为激发创新活力、培育科技人才的重要平台,持续深化“科技+体育”融合发展模式。

这场盛会,是全国航模爱好者的竞技舞台,更是龙华区展现城市魅力、助力大湾区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未来,航模的无限魅力还将在这片热土上,奏响更多创新与活力的华章。

赛场

决赛圈最小参赛选手年仅11岁

开赛仪式后,在龙华文体中心田径场便开启了航空模型F9U无人机竞速(个人、团体)排位赛、淘汰赛以及决赛。

▲来自湖北的魏子凉佩戴FPV眼镜操控“穿越机”穿梭竞速。

此外,观澜湖黎光会所同步开展F3K遥控手掷滑翔机(团体)、航空模型P3D汽油机模型绕标飞机(个人)训练。为保障观众安全,此次模型(航空)项目决赛不对外开放购票及现场观看。航模迷可通过线上直播观看精彩赛事。10月15日,龙华文体中心、观澜湖黎光会所将分别举办F9A无人机足球、F3K遥控手掷滑翔机(团体)、P3D汽油机模型绕标飞机(个人)等赛事,10月19日举行颁奖仪式。

比赛前,龙华文体中心田径场已完成各项搭建工作,为防止无人机竞速时飞出安全空域,场地加高了围网。“F9U项目由选手戴着视频眼镜,以飞机的第一视角,在三维空间里用速度决出比赛成绩。”十五运会龙华赛区模型(航空)项目工作人员焦哲介绍,采取最新设备,无人机最高时速可达到200至300公里。在三维赛道空间,选手需按照指定的路径,规划好最佳路线完成最快单圈速度。焦哲表示,比赛对选手的抗压能力及心态稳定、路线规划以及辛苦训练的结果都是一个很好的验证。

焦哲透露,此次比赛项目的障碍设置也是一大亮点。“高空俯瞰,赛道设置是此次十五运会的会标图案。”

赛道设计以深圳市花簕杜鹃为灵感,首创“上、中、下”三层立体叠合式竞速空间,垂直跨度约10米,俯瞰如绽放的科技之花——上层为“荣光之冠”、中层为“奋进之蕊”、下层为“扎根之土”,既呼应深圳城市精神,又提升比赛难度。赛道总长约399米,设双层重力门、9个方形单门等多种障碍,精准考验选手操控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此外,本次赛事的赛道门与以往赛事略有不同,“首先它的水平高度已经到了9米,相较于以往赛事,高出2至3米,这对选手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焦哲表示,为确保赛事正常运营,龙华区也对周边会影响比赛的信号源全部进行屏蔽,确保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图像不受到任何干扰,飞出自己的理想水平。

无人机竞速项目全程采用5.8g图传计时系统,成为保障比赛公平精准的“硬核支撑”。“计时有两大核心需求:一是精准记录时间,二是清晰识别无人机身份。同场4名选手同时竞技,必须精准记录飞行数据。”裁判组工作人员介绍,该系统通过感知无人机自身不同的图传频点实现身份识别,“4架飞机对应4个独立图传频率,系统能实时捕捉频率差异,精准判断哪架飞机通过计时门,并同步记录成绩。”线路检查则由视频裁判配合高清转播系统完成,确保判罚准确公正。

此次冲进模型(航空)项目决赛圈的选手中,大部分是年轻种子选手,对航空航天科技抱有十分大的兴趣。该场次赛事参赛选手中,最小的年仅11岁。“好玩之处在于速度与自由度,它可以带我去人去不到的地方。”来自湖北的魏子凉表示。而身兼父亲、教练双职的魏刚表示,科技+体育+教育融合在一起的项目,更合适(孩子尝试)。

赛前,十五运会龙华赛区综合协调处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模型(航空)项目决赛落地龙华,既能向公众普及航空模型知识、培养兴趣,也能借助赛事推动无人机新业态发展,更能激发青少年热情,为行业培育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事实上,在深圳无人机场景并不少见,无论是无人机低空交通巡查提醒,“菜篮子”低空专属运输航线,还是无人机展演重塑文旅新体验,“万物皆可飞抵”夯实深圳全速竞飞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的坚实地位。而以“数字龙华 都市核心”为建设目标的龙华区,也在奋笔疾书,努力打造低空经济先导区,与各区共同绘就深圳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科普

无人机竞速F9U

F9U是科技、速度和人类反应极限的终极结合。

飞行员通过FPV眼镜,以第一视角操控无人机,在复杂多变的赛道上竞速飞行,谁最先完成规定圈数,谁就赢得比赛。

FPV眼镜,即第一人称视角(First Person View)眼镜,是专为无人机、穿越机、遥控模型等飞行设备设计的头戴式显示器。这种设备能够将飞行设备上的摄像头所捕捉的实时图像传输到眼镜中。

无人机足球(F9A-B五人制)

两支5人队伍,操纵球形无人机,在限定时间内,通过撞击将球形无人机攻进对方球门,进球多者获胜。

比赛在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充气赛场内进行,四周和顶部都有网,确保“战机”不会飞出去。每队5名队员,各操控一架无人机。其中一架作为“进攻球”(即比赛球),其他是“辅助球”。

遥控手抛滑翔机(F3K)

这绝对是航模运动里最刺激的项目。想象一下,你不是在比谁飞得快,而是在比谁能让时间“听你的话”。你手中有一架翼展仅1.5米的“飞机”,它没有发动机,唯一的起飞动力就是你优雅地旋转一抛。你的任务,是在短短10分钟内,驾驭气流(我们称之为“找热气流”),完成一系列像“通关任务”一样的科目。

比赛由多个不同的小任务(科目)组成,每次抽签决定比哪个。

室内橡筋动力滑翔机F1D-P

如果说F3K是户外激烈的“空中田径赛”,那F1D-P就是一场在静谧殿堂里举行的“空中芭蕾”。它追求的不是速度,而是极致的优雅和耐力。

借助橡筋提供的动力飞行,看谁的飞机在空中停留的时间最长。通常每位选手有3次正式飞行机会,取其中最长的一次作为最终成绩。

室内遥控空战(P3Z-D)

在室内遥控空战(P3Z-D)的比赛中,你需要操纵你的飞机,用螺旋桨切断对手飞机拖在身后的飘带,同时保护好自己的飘带。在规定时间内,看谁“收割”的飘带最多,谁得分就越高。

飞机之间可以碰撞(所以用耐撞的泡沫机),如果飞机坠地或卡在房梁上,飞行员可以快速跑过去“救援”——捡起来或捅下来,重新手抛起飞。

汽油机模型绕标飞机(P3D)

这可能是所有航模比赛中最“炫技”的一个项目。一架装着真实汽油发动机的模型飞机,以超过100公里/小时的速度,在你面前呼啸而过,按照既定航线,绕标杆飞行三圈,看谁更快完成,飞行过程中要完成指定的特技动作,如:筋斗、横滚等。

花絮

龙华赛区场馆大、设备新

选手及志愿者开启“夸夸夸”模式

“这是我第一次当志愿者,没想到这么幸运就通过了。我想为深圳、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赛事做出自己的小小贡献。”10月14日,在龙华文体中心内,来自深圳信息技术职业大学的“小海豚”涂栩立说。

本次赛事,龙华区对接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深圳信息技术职业大学两所高校,共招募250名志愿者,分别在龙华文体中心、简上体育综合体、观澜湖黎光会所开展竞赛、新闻广电、安全保卫等10个处室16个不同岗位的服务。“前期‘小海豚’们接受过笔试、面试、心理测试以及9门线上线下通用礼仪培训,目前大家整体状态良好,服务热情高涨。”

十五运会龙华赛区志愿者处主管伍习湖表示,希望通过赛事,能全面展示“小海豚”们的青春活力以及主动、热情的服务态度。

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小海豚”也在细心观察,为场馆、后勤服务保障等默默“打分”。“第一次进入场馆,感觉很惊艳。”“(场馆)新,设备完善,特别好。”

对场馆“惊艳”的不止“小海豚”,还有不少参赛选手。香港队队长陈家伟表示,抵达场馆后也被吓一大跳,“第一次看到这么大、这么好看的场馆。”此次来参赛的成员,是由香港三所学校的学生组成。“大家齐心协力希望达到拿奖这个目标。也希望跟其他队伍多沟通交流。”

“这里给我的感觉环境很不错,城市也特别干净。”河南队选手崔龙博刚参加完F9U无人机竞速个人首轮比赛,表示赛事过程受到一些不可抗因素干扰,“会影响画面清晰度。”崔龙博表示自己已接触航模运动三年了,此前也参加过不少大小赛事。“这次想拿到全国前8的成绩。以后往职业选手方向努力。”

开赛仪式上英歌舞、机器人“抢镜”

赛事工作人员争相拍照留影

“给我拍一张照。”深圳碉楼英歌舞队候场时,吸引不少工作人员的注意,大家纷纷涌向英歌队“求合影”。

“非常不错,此前在网上看得多,第一次(线下)看到,感觉非常棒,谢谢组委会。”“看到神清气爽。”不少赛事技术人员难掩对英歌舞的喜欢。深圳碉楼英歌队队员不少是首次参加这类大型赛事表演,内心有些紧张也感到荣幸。领队林润杰介绍,开赛前一晚分别在观澜古墟与场馆进行了多次彩排,“为了这次表演,小伙伴们都非常给力,不仅全力以赴配合训练,还特地调休假期,确保顺利圆满完成这次表演任务。”

除了刚劲有力的英歌舞,现场还有一个“显眼包”——人形机器人。“它的任务就是迎宾。”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道。据悉,该款机器人具有高动态运动能力,支持拟人奔跑、舞蹈等高难度步态,具备观赏性与互动性。在结束迎宾任务后,人形机器人还在场馆“巡逻”了一番,萌态可掬,引来不少工作人员拍照留影。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