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信院10个新平台29项科研成果亮相高交会
读特记者 姚卓文/文 吴铠峰/图 通讯员 杨寒 曾江东 叶志伟
2020-11-12 17:14

1月11日,第二十二届高交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深信院”)遴选29项科研项目亮相1号馆,涉及AI智能、建筑环保、生物医用、智能制造等多个科技领域。12日上午,深信院展厅举办了以“‘深’化产教科融合 增添创新‘信’动力”为主题的校企合作揭牌及领军团队签约活动。

“缺芯少魂”怎么办?

培养“芯”人才

深信院基于微电子专业群强大的师资力量,依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微电子专委会和第三代半导体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示范基地、“芯火”人才实训基地等高端平台成立全国高职院校首家微电子二级学院,并在仪式上正式揭牌。

(图片说明:深信院微电子学院正式揭牌)

长期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存在“缺芯少魂”现象。今年8月,为充分发挥微电子技术引领科技革命的关键力量,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发起成立的微电子技术专业委员会(简称“微电子专委会”)在深信院成立,微电子专委会致力于引领全国开设微电子及相关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推动职业教育与科技、高端制造业的产教科深度融合,为芯片生产、集成电路等领域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在此背景下,近年来一直坚持党建领航、改革活校、平台筑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开放办校“1+6”工作体系的深信院,始终与党的教育方针同心同向,始终与特区改革开放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与信息技术发展同频共振,积极谋划微电子学院的筹建工作,致力于服务国家“卡脖子”技术。

产教融合怎么落地?

打造“7+3”新平台

同时举行揭牌仪式的还有深信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的华为ICT学院鲲鹏中心,与深圳微纳研究院及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共建的芯火产业学院,与深圳中视典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中视典扩展现实产业学院,与深圳市海目星激光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海目星智能制造与装备产业学院,与麦当劳深圳共建的金拱门工商管理产业学院,与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正保大数据会计产业学院,与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越疆机器人产业学院,以及与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共建的华大九天集成电路设计实践基地,与杭州加速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加速科技集成电路测试实践基地,与紫光集团旗下新华三集团共建的紫光芯片工艺制造仿真实训基地。其中,微纳研究院投入500万的集成电路封测设备、测试仪器等共建“芯火”产业学院;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杭州加速科技有限公司、紫光集团旗下新华三集团等3家公司分别向深信院捐赠价值数百万元的50套模拟集成电路全流程设计EDA软件、价值200万元的5套高端测试设备及配套课程资源和价值60万元的5套工艺制造虚拟仿真设备。

(图片说明:到场嘉宾为华为ICT学院鲲鹏中心揭牌)

(图片说明:龙头企业向深信院捐赠设备,共建实践基地)

据悉,深信院现已构建“1+15”科技创新改革制度体系和较为完善的省市校三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校企协同创新、技术服务与成果转化扎实推进;该校持续深入开展“向深圳学习、向名企学习”等品牌活动,并向师生、社会开放高精尖科技教学资源,学生考取企业顶级证书可奖1.5万元。此次校企合作共建平台,既是践行“以项目为指引,理论为基础,实践为实现路径”新时期高职教育新思路的重要体现,也是打造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的内在要求。

“卡脖子”难题如何解?

引进国家级人才团队

(图片说明:深信院与电子科技大学殷光强教授团队签约)

仪式上,深信院与电子科技大学殷光强教授团队正式签约。今年9月,在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由深信院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的深圳市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简称“电产院”)正式签约,开创了高等教育“双一流”大学与职业教育“双高计划”校深度合作的先例。电产院重点围绕电子信息领域,积极探索新型产教研合作机制,努力攻克“卡脖子”难题,在技术产业化转移路径、知识产权商业化方面进行创新。殷光强教授是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长期致力于软件工程领域研究工作,主持过公安部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项。立足于电产院成立背景,此次合作签约,将辐射带动深信院科技成果转化,共同为深圳的信息产业发展再添新动力。

如何“玩转”高交会?

29项展品彰显高职担当

今年,深信院展厅内设深圳市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建筑环保、成果转化等6个展区,展品技术性强、应用面广、聚焦市场、注重实效,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目光。

电产院展区共展出 8 个项目,大部分已实现产业化。其中,王新中教授团队展出的“高光效紫外LED封装技术”,不仅能在油墨印刷、防伪鉴定、食物保鲜等民用领域推广,还将在军用、医疗领域发挥技术优势同时创造价格优势,打破国内在深紫外LED领域探索中技术水平、材料设备禁运等方面的限制。殷光强教授团队的三项展品分别聚焦集成电路、公共安全信息化、网络空间安全领域;游长江教授团队、王治国教授团队的参展项目分别致力于服务无线通信技术、机器视觉研究等领域。

(图片说明:李华忠教授团队演示水下机器人ROV)

(图片说明:深信院参展项目“可精准控制胶量的蠕动式点胶机)

在人工智能时代,科幻电影中的赛博格似乎正在变成现实。李华忠教授团队带来的管道智能检测机器人和水下机器人ROV,就正在“延伸”人类的手臂。外形酷似四驱车的管道机器人能进入直径150-500毫米间的管道内部,进行精细的电视成像检查和穿缆作业;有了声呐系统、机械臂等装置加持,水下机器人ROV即便在高危险、零可见度的水域环境下,也能完成实时视频传输、声呐图像绘制等各种专业操作。

截至2019年,国内高端滤光原件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作为深信院第一例成果转化产品,靳京城博士团队的“医用超高信噪比滤光元件”将弥补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短板、国外进口限制及国内市场需求。

滨海土木工程技术研究所杜尚波博士团队的“废弃玻璃在绿色建材中的再应用技术”,致力于将日常生活中不可降解的废弃玻璃回收再利用于绿色建材中,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变废为宝;邵宁宁博士团队的“免烧砖制备技术”生产工艺简单、生产能耗低,在快速消纳城市垃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见习编辑 王子烨

(作者:读特记者 姚卓文/文 吴铠峰/图 通讯员 杨寒 曾江东 叶志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