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打造全球合成生物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集聚地有特区立法保障;外国青年科技人才可持“K字签证”入境,来华更加便利;平台强制商家“低价内卷”将受到重罚……进入10月,一批新规正式实施,从产业发展、人才引进,到市场竞争秩序规范、出行消费体验等方方面面影响深圳人的生活。
“小切口”立法护航合成生物产业大发展
《深圳经济特区促进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发展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深圳在新兴产业领域立法的又一次探索,以“小切口”立法护航合成生物这一未来产业实现大发展。
《若干规定》的一大亮点是直击合成生物产品审评审批周期长、应用推广进程相对迟缓等产业痛点,探索建立央地协同的评审新模式。尤其在“三新食品”、化妆品新原料等领域,探索与国家、省有关部门联动建设合作平台,共同培育符合条件的技术审评机构,缩短合成生物产品的入市周期。同时,要求有关部门编制合成生物创新产品首购目录和典型应用场景清单,推动增加合成生物产品的市场需求。
数据显示,近三年全国新增的合成生物企业,40%集聚在深圳。业内人士评价,《若干规定》将为深圳持续巩固、扩大合成生物产业优势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平台经营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近年来,“全网最低价”等口号成为各大平台流量争夺策略。10月15日起,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正式施行,剑指数字经济时代的“内卷式”恶性竞争。新法明确规定平台经营者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按照其定价规则,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扰乱市场竞争秩序。
专家认为,低价竞争短期看似让消费者受益,长期则导致整体行业效益下降,甚至会出现以次充好、价格欺诈等问题。新法实施后,中小商家不用被平台“绑架”赔本赚吆喝,商家迎来转型的契机,由价格战转向品质与服务竞争。
铁路民航全面推行电子发票
国庆出行,市民将发现,火车票、机票告别了纸质时代。
10月1日起,我国铁路与民航客运领域将同步实施票务凭证电子化改革。其中,中国民航境内航线旅客运输服务将全面停止提供纸质行程单,全面推广使用数字化电子发票——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旅客无需再前往机场柜台打印或邮寄,只需登录航空公司官网或购票平台填写发票信息后,一键提交即可。
全国铁路客运领域将全面使用电子发票,对乘车的旅客不再提供纸质报销凭证。为保障老年人等不便操作的旅客群体获取电子发票,铁路部门增加线下申请渠道和购票人(代办人)开具服务。
外国青年科技人才可持“K字签证”入境
国务院近日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的决定》,并于10月1日起施行。
此次修订在签证类别中新增“K字签证”,发给从境内外知名高校或者科研机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领域专业毕业并获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学士学位及以上),或者在上述机构从事相关专业教育、科研工作的外国青年科技人才。相较于普通签证,K字签证将从入境次数、有效期、停留期方面为持证人提供更多便利。持证人入境后可从事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交流及创业、商务等活动。
编辑 秦天 审读 欧阳晨煜 二审 桂桐 三审 闻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