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漫步在茅洲河的公明段,岸边鳞次栉比的建筑倒映成像,沿着河岸的红底绿道镶嵌在林木荫荫的公园中。此外随着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及茅洲河中的国家皮划艇训练基地即将落户,公明绘就了一幅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山水画卷。蓝天碧水、绿色生态成为了公明街道最美的幸福底色。
位于深圳西部的公明街道,居住着30多万人。40年前,公明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农村小镇。相对而言,百年“公明墟”则名声更大,传播更远。直到2002年,一部反映特区改革开放的电影《荔枝红了》在公明杀青,通过电影中的唯美画面,公明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
公明红花山公园。
40年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伴随着深圳的发展热潮,公明以崭新的面貌展示在人们的面前。2018年以来,公明街道绿色发展按下快进键,生态文明建设驶入快车道。
公明街道共抓保护、深挖“病因”,精准治疗。一方面加大整治力度,明确产业禁投清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另一方面通过智能化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动能。此外加快辖区绿色生态环境的建设。
西田水支流是茅洲河在公明辖区的一条支流,商业排污严重等,公明街道把治理西田水、保护深圳“母亲河”作为“一号工程”,把拆迁、修复、治水作为街道工作“第一要务”。
公明街道迅速推进岸线排查整治,7个组平行推进,92项问题现场解决,30天全面完成了沿河商业街全部清拆,一举创造沿河建筑拆迁时间较快及拆迁任务较重的新速度,以快速突击的强势姿态交出了一份公明“绿色”答卷。
茅洲河西田水支流。
2019年,公明街道跑出了土地整备工作的“加速度”,仅26天就完成了光明科学城核心大装置区308万平方米的全部土地整备任务。在护佑绿色生态和发展新动能的兼容中,承载着公明人对光明科学城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为了加强基层治理,公明街道自成立以来,在全市率先启动了“支部建在家门口 党员回到群众”的基层治理改革模式,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我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每一项工作,人民群众看在眼里,各级领导惦在心里,绿色生态的责任担当,就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公明街道党工委书记黄文胜满怀深情地说。
公明西田铁坑水库
为提升民生幸福指数,2019年,公明街道一鼓作气新建打造9个公园,今年以来又集中新建了4个公园。据介绍,该街道对绿色定位明确,建设公园城市不仅仅是在城市中点绿,而是将公明置身于公园之中,通过组团式的空间格局,让城市与生态更好地融合,形成城绿相融的空间格局形态,打造幸福宜居的街区。
当前,“十四五”规划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公明街道继续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筚路蓝缕、风雨兼程、不负韶华,公明向着新目标再出发。
编辑 刘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