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加沙”掠过深圳 龙华三防形势平稳
全区各单位抽调精干力量坚守一线,“人防+技防”筑牢抗击台风坚固防线,105个室内应急避难场所井然有序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宋彪 王雪敏 陈欣 袁春燕 黄晓华 吴春华 丁小梅 陈建华 蔡维泽 通讯员 魏之凯 肖鹏 孔维伟 刘利 陈虹 伍贤勇 林燕琼 刘王浩 文/图
受台风“桦加沙”环流影响,龙华区暴雨连连,响应级别陆续启动。连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龙华区三防指挥部未雨绸缪,靠前指挥,协调全区各单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高效执行力备战“桦加沙”台风。期间,全区三防形势平稳,未发生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情况。
9月24日,龙华排水公司派出大型排涝设备,在观湖街道五和大道下围段积水风险点值守保障。
在台风来临前期,龙华区高度重视,在省、市有关会议后,区委区政府专门对防御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同时,专门印发了《台风“桦加沙”防御工作清单》。区领导带队对工地、学校、避难场所等地开展了督导检查。在此期间,全区抢抓时间窗口开展隐患排查,区三防指挥部组织各成员单位巡查危险边坡、易涝积水点、河道挡墙、在建工地、危房旧屋、桥梁隧道、户外广告招牌等重点防御部位。全力做好建筑工地和特殊人员转移安排,全区105个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开放,共储备速食、饮用水、折叠床、被子、衣服等救灾物资将近44万件;现有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均储备2-3天用量的救灾物资。全区110支应急救援队伍10769人随时待命,3个红色积水点、20个橙色积水点均已做好值守安排,台风暴雨来临前确保人员、设备到位。在台风“桦加沙”影响期间,全区各单位抽调精干力量坚守一线,带领广大的干部群众坚决打赢这场硬仗。截至目前,全区三防形势平稳,未造成人员伤亡。
环卫工人清扫路面散落垃圾、落叶、碎枝、泥沙等。
区三防指挥部要求,虽然台风远离深圳,风雨减弱,但各单位要继续密切关注区三防办、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毫不放松继续做好后续暴雨防范工作。要抓紧时间做好灾情处置和避难人员来源地的安全检查。各单位要抓住窗口期,尽快清理倒伏的树木,疏通道路,最大限度减少灾情影响,恢复秩序。各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工地开展安全检查,各街道开展老旧村屋、低洼菜地等重点区域检查,在避难人员返回前确保场所安全。要继续落实值班值守,落实应急响应机制。
六街道出实招 快速恢复市容环境
昨日,受台风“桦加沙”影响,观湖街道出现持续降雨。风雨之中,各部门各社区迅速响应、协同作战,为市民生活与安全撑起“防护伞”。
观湖街道社区网格员清理辖区倒伏树木。
据了解,观湖街道辖区17处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全部开放,均有专人管理,共计可容纳2500余人,各场所备有抢险物资速食类共7284份,饮用水共5112瓶,凉席、床垫、折叠床共1146张,衣服共455套,应急包共26个。辖区应转移人数7753人,其中自行安置人数7186人,截至9月24日7时30分许,辖区室内避难场所登记在册人员共567人。目前所有服务对象情况稳定。
此外,观湖街道投入一线绿化作业人员76人,配备绿化垃圾箱式收运车3辆、高空作业车1辆、防撞车1辆、油锯12台、高杆油锯10台,在台风过后恢复阶段,全力开展倒伏树木清理与绿化垃圾清运工作,确保道路畅通和市容环境快速恢复。
连日来,民治街道全员进入防御台风“桦加沙”备战状态,三防形势平稳,社会面运行良好。
9月23日晚,民治街道民治社区工作人员连夜行动,在低洼易涝的梅花馨园小区的地下车库出入口安装防洪挡板。
针对民治辖区8个积水风险点和6个巡查点,每个点落实2人值守,其中民治大道万众城点位配备三防泵车随时应急抽排。各易积水点及水库情况平稳,未出现积水及超限水位情况。加强对台风过后倒伏树木的清理,目前已处理倒伏断枝89处。
全街道23个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做好开放,储备速食、饮用水、被褥、衣服等物资,并按照五位一体要求配齐力量,做好场所管理。街道建筑工地项目总人数9601人均已全部转移完毕,无留守人员。
台风“桦加沙”过后仍可能带来大风大雨。民治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进一步加密隐患排查频次、强化应急队伍待命备战,紧盯危险重点区域,绷紧防汛防台这根弦。
面对“桦加沙”严峻考验,龙华街道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台风“桦加沙”影响期间,龙华街道第一时间组织交安、城管、城建、市政等多部门及各社区力量,开展全辖区巡查与应急处置行动。其中,针对台风导致的树木倒伏、断枝问题,共处置树木断枝26处、树木倒伏9棵,目前均已采取应急措施,交通恢复完毕。针对辖区交通隔离设施发生倒伏,街道三防人员抵达现场后迅速开展复位加固作业。
为保障转移安置人员的身体健康,社区迅速启动联动机制,邀请社康医生驻点服务,为居民给予个性化健康指导,筑牢避难场所内的“健康防线”。
在景龙社区,工作人员心系辖区特殊群体,主动上门走访慰问。为参战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送上同样温暖的餐食。玉翠社区工作人员则上门看望独居老人,叮嘱防台风安全举措,并提供八宝粥、泡面等应急物资。
超强台风“桦加沙”来势汹汹,面对严峻考验,大浪街道各部门、各社区迅速响应,严格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切实筑牢防汛防风安全防线,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次街道共开放20个室内应急避难场所,每个室内应急避难场所按至少3日份/人准备了充足的水和食物。
9月24日清晨,受“桦加沙”影响,大浪街道多条路面出现树木倒伏,阻断交通的同时暗藏巨大安全隐患。应急抢险队伍、各社区工作人员不顾风雨,第一时间逆风而上,紧急清障。
“谢谢你们,一切平安。”台风影响期间,大浪街道网格员出动,上门走访独居老人,确保安全,并告知老人做好防风防雨措施,尽量不外出。“注意安全,有什么需要及时联系我们。”网格员一遍遍叮嘱提醒,让老人倍感安心。
近日,超强台风“桦加沙”逼近,福城街道迅速贯彻省、市、区防台风会议精神,街道领导统筹部署三防相关职能部门力量筑牢防御屏障,辖区应急避难场所全面开放,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台风影响减弱后,福城街道第一时间转入清障恢复工作,全程守护辖区交通顺畅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福城街道交安办工作人员台风天在观澜大道抬起被大风刮倒的护栏,保障交通秩序正常。
同时,网格员对辖区危险区域居民进行摸排登记,协助256人转移至临时避难场所。
24日下午,台风影响减弱后,福城街道立即启动恢复工作,交安办与网格员再度冲锋在前。交安办联合交警、城管部门对辖区道路开展全面巡查,组织专业队伍清理倒伏树木18棵、散落广告牌9块,动用拖车移除受损抛锚车辆7辆,并对残留积水路段铺设防滑垫、设置警示标识。截至当日16时,辖区主次干道倒伏树木全部清理完毕,恢复工作快速有序进行。
面对这场超强台风级的自然灾害,观澜街道运用“网格+气象”模式,以精准的数据支撑和高效的协同行动,构建起全链条、无死角的台风防御体系,成功实现预警信息精准触达、隐患排查全面覆盖、群众转移妥善安置,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居民安全。
构建三级预警机制,实现信息传递全覆盖。针对独居老人、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街道启动“一对一”上门服务,协助检查门窗、水电安全,并帮助转移贵重物品和应急物资。
落实“应转尽转”原则,保障群众安置有温度。该街道严格执行“应转尽转”要求,提前摸排低洼地区、老旧房屋等危险区域群众,建立“一人一档”转移台账。转移过程中,安排专车接送行动不便人员,确保无一遗漏。安置点配备充足生活物资和医疗支援,工作人员贴心照料,保障基本生活与医疗需求,让群众在台风天感受到安心与温暖。
防御超强台风“桦加沙”,龙华排水公司坚决扛起三防工作责任,认真落实省、市、区各项部署,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发扬连续作战精神,抓紧关键时间窗口,全力筑牢抗击台风坚固防线。
龙华排水公司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利用自有资金提前增配大中型排涝设备,对各类设备物资再维保、再盘点、再布防,全力做好物资储备和应急保障。大中型排涝设备22台,小型排涝设备58套,在辖区各积水风险点精准布置,全部进入战备状态。
24日是风雨最强时段,致灾风险极高。龙华排水公司作为三防应急抢险救灾骨干力量,统筹做好联排联调,持续滚动开展监测预报预警,重点防范极端降雨叠加风暴增水引发的河道漫堤、城市内涝等灾害风险,确保行洪通畅安全。公司对观澜河全部支流河道(碧道)、干流河道再排查,累计巡查115公里,及时发现并劝离桥底闲散人员4人,消除安全隐患。
9月24日,受台风螺旋雨带影响,全市进入暴雨防御状态。龙华排水公司持续作战,900余名龙华排水应急人员披上“雨衣战袍”在暴风雨中守护,昼夜坚守,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安全。
面对台风“桦加沙”来袭,龙华城管部门迅速响应,全力以赴落实各项防御措施,筑牢城市运行安全防线。
在台风过境期间,龙华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严格落实应急抢险响应处置机制。
此外,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还通过“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发挥了城市安全“前哨”作用,为保障台风期间城市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介绍,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依托智慧城管系统进行线上视频轮巡,并结合实地巡查,对重点道路、区域开展全方位安全巡查。巡查期间,视频巡检人员充分运用智慧城管平台的视频监控对主次干道、商圈周边、公园绿地等区域进行24小时不间断轮巡,精准捕捉风险点。
9月24日,通过“技巡+人巡”累计发现树木倒伏22处、树木歪斜2处、广告牌脱落2处等安全隐患。所有问题均通过智慧城管系统实现第一时间采集上报、精准定位,并立即移交至相关责任科室。各科室接报后快速联动,组织应急力量赶赴现场,高效开展树木清理、设施加固等处置工作,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排除。
“桦加沙”对深圳交通管理和市民出行带来较大影响。记者获悉,为保障台风影响期间道路交通安全,深圳交警最大限度投入铁骑上路执勤,重点针对台风可能造成的路面积水、树木倒伏、交通受阻等重点部位、区域开展不间断动态化巡查和管控。一旦发现交通突发事件,快速有效处置,最大程度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
9月24日上午,一辆粤D小车因积水致车辆故障,驾驶员不敢下车被困车内。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龙华大队大浪中队接到求助后,立即出警。该中队警力到达现场后,迅速帮忙推移故障车辆到安全位置,助驾驶员顺利脱险。此外,当天10时左右,龙华大队福南中队铁骑巡逻至南坪快速梅观闸道处发现,该路段严重积水,两位铁骑队员即刻徒手清理下水口杂物,以行动守护通行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昨天下午4时,深圳全市范围内解除“五停”,全市高速及部分隧道交通管制也同步解除,交通逐步恢复。深圳交警表示,将继续加强路面巡逻开展疏导保畅工作,为市民朋友出行安全保驾护航。若路遇险情,可拨打0755-83333333或向路面交警求助。
全力守护换来“一夜安眠”
当“桦加沙”在阳江海陵岛登陆时,深圳已经解除“五停”,龙华街头不见超强台风擦肩而过的紧张,唯有一夜安眠和安然自若的平静。这份从容,正是各级各部门和市民众志成城防御打下的“底气”。
修剪加固行道树、清疏排水管网道、开放应急安置场所……有人疑惑:“是否反应过度?”答案却清晰而坚定:守护一城平安真正的智慧,恰恰在于“宁过之而勿不及”。
“桦加沙”并非“等闲之辈”,其风力级别超过了此前的“山竹”,虽然擦肩而过,现在看来有点“雷声大雨点小”,但如果直面袭击呢?在连日来势汹汹的路径,和前天晚上风声呼啸的夜晚,市民们可以安然入睡,正是因为我们“全力守护”换来了“一夜安眠”。
在这场台风防御战中,政府的超前部署不是盲目忙碌,而是基于科学研判的责任担当。从“地毯式”排查安全隐患,到应急避难场所全面开放;从重点区域专人值守,到物资储备按“最坏情况”准备……所有细节都在传递一个信号——人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那些被加固的树木、被清理的雨水箅子、被预置的泵车和花样的“拴Q”,看似是物理防线,实则是“情感防线”,守护的是市民对城市的信任。
这一次,各方的配合同样令人动容。市民备足物资配合“五停”自觉在家避险,企业园区主动加固设施,志愿者纷纷支援安置点。这种互动,超越了对台风本身的防御,彰显的是城市与市民的双向奔赴,凸显的是万千市民对龙华这座城市的热爱和归宿感。
“桦加沙”已经远去,而龙华区在这次迎战中展现出敬畏生命、尊重规律、众志成城的精神,将成为长久的财富。每一次未雨绸缪,都是在夯实一座城市的文明底色;每一次携手应对,都是在凝聚“此心安处即吾乡”的认同。
龙华新闻评论员 胡铂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