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分钟都上齐,超时菜品半价。”
在连锁经营专家文志宏记忆中,西贝几乎是国内中式正餐企业中,最早将上菜速度比肩快餐的企业,而上菜沙漏则是这一极致效率的具象化体现。
然而就在最近,西贝的上菜沙漏消失了。据西贝一名店长介绍,上周接到集团通知,所有门店都取消了计时沙漏,至于原因则是跟整改有关。
西贝北京五棵松万达店。
9月15日,西贝发布致歉信,表示深刻意识到生产工艺与顾客的期望有较大差异,没有满足广大顾客的需求与期待。为了让顾客拥有更好的体验,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预计将于10月1日前完成整改。
眼看进入倒计时,那么西贝到底改得怎么样了?
10月1日前完成调整
9月25日下午5点,西贝北京五棵松万达店开始上人了。
“在‘风波’发生后,这算是上人很早的一天了。”店长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这家门店最近客流下滑了50%。
9月15日,西贝发布致歉信并公布整改措施:
1、西贝所有使用大豆油烹调的菜品,调整为使用非转基因大豆油;
2、儿童餐吃光光牛肉焖饭牛肉酱,调整为门店现炒;
3、儿童餐牛肉饼,调整为门店现做牛肉饼;
4、儿童餐鳕鱼条,调整为门店原切大黄鱼现炸现烤;
5、烤羊肉串,调整为在门店现切、现串、现烤;
6、猪排烩酸菜中猪排半成品,调整为生排骨,在门店现炒;
7、酥皮肉夹馍卤肉,调整为生肉在门店现卤;
8、手撕椒麻鸡,调整为生鸡在门店现煮;
9、燕麦小米粥中的金瓜泥,调整为门店现熬小米粥,加入新鲜金瓜片熬制。
截至9月25日,这家店完成了其中3项整改,分别涉及大豆油、燕麦小米粥、羊肉串,另外6项将于27日完成,目前相应的食材调整和员工培训都已经完成了。
此时距离宣布整改已经过去10天,为什么需要这么长时间?文志宏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客观地说,这确实不是个小工程,尤其对于一家拥有300多家门店,1万多名员工的连锁企业。“首先是对后厨的挑战,将此前部分央厨预制环节调整至门店现制,这势必会增加门店后厨的工作量,操作流程需要重塑,门店员工需要重新培训。”
以羊肉串为例,西贝五棵松万达店的厨师长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调整前,羊肉串是以串好的状态冷冻到店,调整后改为在门店现切、现串、现烤。
羊肉串是整改的重要内容。
“按照每天卖300串计算,如果一个小时串80串的话,再加上切和腌这两个环节,至少需要6个小时,几乎等于多出一个人的工作量。如果全部调改落地后,后厨估计会多出1-2个人的工作量。”
厨师长表示,这家店共有41名全职员工,其中22名在厨房。因为最近客流下滑,还能忙得过来,所以门店并没有加人。
其次是供应链的调整。“由于食材配送需求发生变化,中央厨房与前端门店的职能分工也需要调整”,文志宏补充道,“所以整改绝对是一件大工程。”
不过文志宏也提醒道,将部分预制环节改为门店现制后,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也随之从集中式变为分散式,可能会增加这方面的管控难度,西贝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西贝需要重新定位
一位接近西贝的行业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次整改只是开始,接下来还会有更多菜品进行调整,包括儿童餐。不过即便整改完成,也不意味着西贝就能走出危机。
复盘这次风波,从根本上看,不透明才是引发此次舆情的关键。由于信息不对等,消费者不知道这道菜到底预制没预制,如果有的话又预制到什么程度。其实公众并不是完全拒绝预制菜,只是希望企业明明白白地说出来,把选择权还给顾客。
客观说,中国餐饮业发展到今天,中央厨房和预制工艺已经难以避免,但企业也应该与时俱进,调整自己和消费者的沟通方式。
前述接近西贝的行业人士表示,西贝目前已经完成所有菜品制作流程的说明,正在制定符合公众期待的食材透明公开方案。
9月24日,西贝向到店的消费者发放100元代金券,五棵松万达店的店长表示,25日客流有明显回升,中午堂食大约增加了50%。
文志宏表示,代金券在短期内确实能拉动客流,但长期看还在于西贝需要重新定位,到底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要服务什么样的客人,做什么样的生意,这是能否化危为机的关键。
根据大众点评APP,西贝的客单价在80元—100元,这可能是整个餐饮业竞争最激烈的价格带。不同于快餐和高端餐饮,它们往往有一个足够长的长板就足够了,而手握百元预算的消费者,要求则要复杂得多。因此企业需要基于自身定位,找到最巧妙的平衡点。
过去西贝更看重效率和品控,但忽略了消费者对新鲜和现制的在乎。从调整菜品制作方式以及拿掉上菜沙漏这一点上看,西贝似乎正在重新定位自己。
编辑 张克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