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实验光明学校六(4)班 娄宇宽 指导老师:杜中玉

她有一副姣好的面容,一手娟秀挺拔的好字,更有百灵鸟般清亮婉转的嗓子。读文章时她的语调抑扬顿挫,总能把文字里的故事“讲”进心里。她还会弹奏各种各样的乐器,二胡、卡林巴琴、卡祖笛、尤克里里等乐器信手拈来,简直像无所不能的机器猫,总能用才艺给课堂添上别样的色彩。她就是我们的老师,杜中玉,我心中的“全能灯塔”。
初识杜老师,是在四年级第一学期。彼时暑气刚刚消散,我揣着对新学期的憧憬、对好久未见的同学的期待,蹦蹦跳跳地走进校门,却被一盆“冷水”浇得浑身发凉——重新分班,同学们像一盘被不小心打落的珠子,零散地分到了四个班。
我这颗“小珠子”,晃晃悠悠滚进了四班的教室。望着讲台上完全陌生的身影,再看看身边仅有的几个“老熟人”,我的目光里满是藏不住的委屈与不安。直到杜老师开口作自我介绍,温柔的声音让我莫名感到安心。“同学们好,我是杜老师,是你们的未来三年的班主任。我的教育格言是‘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未来的日子里,希望我们不只是师生,更能成为彼此信任的朋友。”
听杜老师讲课,她的心里仿佛装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藏着读不完的诗书,更像一位自带魔力的演说家。讲《枫桥夜泊》,她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语调里的愁绪就能把我们瞬间拉回唐朝,让我们仿佛和张继一起站在江边,体会着“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孤寂,连睡觉都忍不住琢磨诗里的滋味。每学期结束,她还会在我们的学生手册上,写下契合我们性格的诗句当作勉励,也正是这份特别的“礼物”,让我对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不仅语文教得好,还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不管遇到什么科目的难题,我都爱跑去“打扰”她,而她永远笑着耐心解答。
有一次我和妈妈因为学习安排争执不下,气得好几天没和妈妈说话,杜老师知道后,专门给我写了一封信,信里没有批评,只有温柔的叮嘱,让我试着站在妈妈的角度想一想。看着信上娟秀的字迹,我心里的疙瘩一下就解开了。
不知不觉,我已经成了六年级的学生,最幸运的是,杜老师依然是我的班主任,继续陪着我们走过小学最后一段旅程。有这样一位温柔又有力量、博学又暖心的老师陪伴,我一定好好努力,用最好的状态,给我的小学生活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编辑点评:作文标题即点明“全能灯塔”这一核心比喻,既说明了老师的博学多才,又寓意着其在学生迷茫时的指引作用,文章中丰富的选材也多角度、多事例地支撑起了这一核心形象,是一篇非常棒的写人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