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知名带货主播、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发布多条微博,“炮轰”连锁餐饮企业西贝莜面村(以下简称“西贝”)使用预制菜。在转发深圳新闻网发布的相关消息时,他直言“真的不知道他们(西贝)一天到晚在想什么”。对于罗永浩的吐槽,西贝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表示“一定会起诉”,并向公众推出“罗永浩菜单”和开放后厨参观。
9月13日,罗永浩发布近30条微博,继续就西贝事件发表言论,并在当天最后一条微博中表示该争论将告一段落。同日,读特新闻记者从西贝深圳线下门店了解到,“罗永浩菜单”依然在售,除牛肉土豆条非本地菜品外,其他菜品一直都有售卖。
罗永浩发微博称西贝事件告一段落。
罗永浩“死磕”西贝使用预制菜
这场关于预制菜的“口水战”在9月10日“点燃”。当天下午,罗永浩在其微博“罗永浩的十字路口”发文称,“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
该言论一出立即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对此,西贝方面公开回应称,按国家规定,罗永浩当日所点菜品没有一道是预制菜,而且100%不是预制菜。对于罗永浩的质疑,贾国龙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称将起诉罗永浩,并表示西贝全国门店从9月12日起上线“罗永浩菜单”,同时开放后厨给公众参观。
记者探访西贝深圳线下门店后厨,店员展示小锅牛腩材料。(读特新闻记者 龚俊杰/摄)
针对西贝的起诉计划,罗永浩也不甘示弱,在微博公开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证据,并称将提供10万元的奖励。
9月12日,读特新闻记者走访西贝深圳线下门店了解到,当天确实已上架“罗永浩菜单”。门店工作人员表示,总部要求每一家门店都要把该菜单打印出来给顾客看,并告诉顾客有这个菜单供应。同时,门店的后厨也已对外开放。但受“预制菜”风波影响,店内食客流量当天大幅下降。(>>报道详情)
9月12日12时许,深圳一家商场内的西贝餐厅客流量较少。(读特新闻记者 龚俊杰/摄)
同日下午,西贝在官方微博和网站发布长达42页的“致顾客的一封信”,称罗永浩在微博中对西贝的指责不实,并公布罗永浩所点的13道菜品的具体制作过程。深圳新闻网官方微博对该信息进行了转载报道,并被罗永浩转发评论。
他在评论中表示,“目前这个帖子已经删掉了……真的不知道他们一天到晚在想什么。当年西门子做那么多蠢事,那可是因为没有真正负责的老板,一堆职业经理人在互相推脱。”
罗永浩转发微博称“不知道他们一天到晚在想什么”。
随后,西贝通过微博解释称,因系统提示博文包含“系统保护词汇”,导致《西贝全体伙伴致顾客的一封信》无法发出相关信息,请关注西贝在其它平台发布的官方内容,感谢对西贝的关注。
目前,《西贝全体伙伴致顾客的一封信》已在西贝官方微博正常显示,而发布信息中有“已编辑”的字样。
9月12日晚,罗永浩在直播间回应西贝事件。他表示,他个人不反对预制菜进商场,反对的是卖预制菜伪装成不是预制菜,反对预制菜以现做菜的价格卖给消费者。
罗永浩在直播间回应西贝事件。
此后,罗永浩火力不减,在9月13日一天内发布28条相关微博,继续就西贝事件发表言论。在当天最后一条微博中,罗永浩表示“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期待预制菜相关的国家法规尽快出台”。
预制菜食品安全国标将公开征求意见
记者留意到,9月13日,罗永浩将《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过审并将公开征求意见的相关报道在个人微博中置顶,并在评论中重申自己不反对预制菜,但认为消费者有权知道餐馆是否使用了预制菜的立场。
据第一财经当天发布的报道,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届时,预制菜“身份”将有统一说法,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畴。一位参与起草的专家透露,草案对预制菜的分类、原料、加工工艺、贮存运输及检验方法作出了统一规定,并首次提出“不添加防腐剂”等强制性指标。与现行141项团体、地方标准相比,国标条款更聚焦“安全底线”,为监管执法提供直接依据。
标准化、透明化、创新化发展将是预制菜的未来
受此次罗永浩与西贝的“口水战”影响,预制菜问题备受关注。据新华社9月13日晚报道,有行业专家分析称,目前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中使用预制菜十分常见,但由预制菜引发的争议也不少。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小规模餐饮企业食品安全难以保障,透支公众对于预制菜的信任;二是“预制菜”长期缺乏较为明晰的概念界定,行业发展也难以依循统一标准;最令消费者难以接受的,是部分商家打着现做现炒的幌子,却是“微波炉厨房”,以预制代替现做,却按照现做现炒的价格收取费用,侵害消费者权益。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事实上,更多理性的消费者也并非反对预制,而是反对隐瞒和欺诈。
专家及业内人士认为,标准化、透明化、创新化发展,是预制菜产业的未来之路。他们建议,应加快出台相应国家标准,为行业发展提供依据;有关部门应加快推动预制菜告知制度建设,保障消费者知情权;此外,还应为消费者提供畅通的申诉渠道,筑牢食品安全法律底线。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张蕾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