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思想根基!深圳理工大学开展红色教育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通讯员 王之康
09-10 21:0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节点,深圳理工大学以“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为核心,通过专题讲座、实地探访等系列活动,带领师生跨越时空对话历史,从东江纵队的抗战烽火中感悟初心使命,从特区发展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学生参观袁庚生平展

聆听东纵烽火故事,传承红色爱国基因

9月3日,深圳理工大学举办东纵精神主题讲座。深圳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毛剑峰讲述了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东江纵队的故事,他循着“建立武装、虎口抢救、成立东纵、盟军合作、胜利北撤、时代先锋”的历史脉络,带领2025级本科生和部分老师一同回溯东江纵队的峥嵘岁月,重温这支英雄队伍在抗战时期的光辉历程与使命担当。

毛剑峰明确指出东江纵队的重要历史地位——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著名抗日武装,它不仅是“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更与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讲座中,他详细讲述:东江纵队在华南抗战的艰难环境下,虽远离主力,却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从无到有播撒抗日火种;东纵战士深入港九敌后,冒死护送进步文化名人、爱国人士,并营救同盟国军队人员;在党的统筹与人民支持下,队伍正式整编并发展至一万一千余人,在华南敌后筑起抗日防线;主动配合全国战场,支援盟军对日反攻,诠释“团结御侮”精神;抗日战争结束后,根据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签署的协定,东江纵队主力胜利从沙鱼涌北撤烟台,标志着中共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调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此外,他还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东纵老战士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中继续贡献力量的事迹。

“上午看九三阅兵深感祖国强大,下午听东纵精神讲座,才更懂得这份富强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袁庚书院学生傅铭扬感慨,“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传承‘为国担当、向险而行’的东纵精神,深耕科研,做出让世界惊喜的成果!”

学生聆听东江纵队故事讲座

探访大鹏红色印记感悟先辈精神力量

同期,袁庚书院组织师生走进大鹏新区,开展沉浸式红色实践活动,深入感悟抗战精神的时代内涵,筑牢爱国主义思想根基。

9月3日,大鹏新区古城博物馆副馆长黄文德为师生分享了东江纵队的热血往事——抗战时期,一名同盟国军队飞行员执行对日作战任务时,在华南上空遇险迫降,东纵战士不顾日军搜捕与山林险境,连夜穿越封锁线排查路线,最终安全护送飞行员归队,践行“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

9月4日,师生一行先后来到袁庚祖居、王桐山书院和大鹏所城。在袁庚祖居,珍贵历史照片、泛黄的文献资料与承载岁月痕迹的实物展品,生动还原了袁庚先生投身革命、建设特区的峥嵘岁月,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其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在王桐山书院,师生了解到先辈们兴办教育、传播思想、唤醒民众的故事,留存至今的古籍抄本与教学器具,传递出先辈崇文重教、以文化人的坚守;漫步大鹏所城,这座见证明清时期海防历史的古城,以斑驳城墙与古朴街巷,让师生真切感悟中华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伟大抗战精神,明晰传承红色基因、守护民族精神家园的责任。

学生参观袁庚祖居

走读蛇口改革热土赓续特区精神血脉

9月6日,袁庚书院组织150名师生开展以“铭记改革先锋,传承特区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回顾改革先锋从抗战前线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奋斗历程,感悟抗战精神到特区精神的时代延续。

活动中,师生参观了招商局历史博物馆与海上世界文化中心袁庚生平展,并在周为民、袁中印、顾立基三位历史亲历者的带领下“走读蛇口”。他们先后走访微波山、时间广场、碧涛别墅、南海酒店、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等地,在实地观摩中感受蛇口作为改革开放“第一窗口”的历史纵深与文化积淀。随后,全体师生在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向袁庚先生雕像敬献鲜花,表达崇高敬意与深切缅怀。

学生向袁庚先生雕像敬献鲜花

此外,师生还前往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中学参观,聆听该校党总支书记、副校长陈振亚介绍学校历史与教育理念。期间,袁中印以《袁庚生平-东纵奇兵与外交生涯》为题,讲述袁庚早年的革命经历与外事情缘;周为民则围绕《袁庚生平-执掌招商》,系统回顾袁庚在招商局期间的改革实践与精神遗产。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通讯员 王之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