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调研组点赞商事调解宝安经验

09-09 13:57
摘要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慧怡 通讯员 骆红艺 文/图


近日,中山市司法局专题调研组到访宝安,深入考察宝安区商事调解工作的创新实践。在宝安区国云高新商事调解中心,一套“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赋能”的现代化调解机制,以及其在优化营商环境、高效化解矛盾纠纷方面的显著成效,为来访调研组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安经验”。



“我们将调解服务收费标准严格控制在诉讼成本的50%以内,并实行阶梯式定价,大大减轻了企业的维权成本。”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在座谈会上介绍,面对日益增长的商事案件数量与有限的公共资源之间的矛盾,宝安区并未止步于传统的调解模式。在区司法局的指导下,以国云高新商事调解中心为代表的调解组织,大胆探索出一条市场化、专业化的新路:在队伍建设上,依托专业等级评定制度,实施“基本薪酬+绩效奖励”机制,2024年以来已培养复合型调解员176名;在科技赋能方面,整合宝安区“i调解”平台功能,运用区块链存证技术实现调解流程全周期智能化管理。


宝安的创新不止于单个调解中心的运作模式,更在于整个制度体系的前瞻性布局。作为全市的“先行者”,宝安区率先将商事调解组织纳入“信用宝安”监管体系,建立了科学的信用评价标准。同时,在贯彻落实《深圳经济特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的实践中,宝安区司法局积极联动法院、公证处、仲裁委等部门,成功构建起“调解+公证”与“调解+仲裁”双向联动机制。这一机制不仅为调解协议赋予了更强的法律效力,更打通了诉讼、仲裁与调解之间的壁垒,初步形成了覆盖矛盾纠纷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解体系。


中山市司法局调研组对“宝安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调研组表示,宝安区在商事调解领域的创新实践,为中山市健全商事调解制度、优化调解组织培育监管路径提供了有益参考,接下来将系统梳理宝安区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着力提升工作质效。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