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物品都是按照右手习惯设计的,左撇子经常遭遇种种不便。因此,常有家长询问:
“医生,孩子老用左手写字吃饭,需要纠正吗?听说左撇子更聪明,是真的吗?”
左撇子真的更聪明?
“我家孩子是左撇子,以后肯定是个小天才~”这种想法可能要先打住。
左撇子又被称为左利手,是指人们习惯使用左手来做事。
长久以来,“左撇子更聪明”的说法广为流传,有人还搬出达·芬奇、贝多芬、毕加索当例子,说“你看这些大牛都是左撇子”。
但咱得讲科学啊!
一项对超过6万人的科学研究显示:右利手(右撇子)与非右利手者之间的平均智商分数均无差异,也未发现性别差异。
总体而言,普通人群中不同用手习惯群体间的智力差异可忽略不计。
那为啥会有“左撇子更聪明”的错觉呢?
其实是“名人效应”带来的认知偏差。那些左利手的名人太出名,大家就容易记住他们;但同样有大量顶尖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都是右利手。
个体的成功是天赋、努力、环境等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用手习惯并无直接因果关系。
图源:图虫创意
孩子是左撇子,能强行纠正吗?
不需要哦~
有些家长看着孩子用左手,就忍不住上手掰,非要让改成右手。但你知道吗?美国儿科学会(AAP)早就明确:不建议改变儿童的主导手。强行纠正不仅违背生理基础,更可能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干扰大脑:强制换手可能干扰大脑语言中枢的正常发展,增加口吃、阅读障碍等风险。
●影响协调:强迫使用不熟练的右手,易导致孩子书写笨拙,影响手眼协调的发展。
●打击自信:持续的“纠正”过程本身就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打击儿童自信心。
其实大部分孩子在2岁以后,才会有明确使用左手或者右手的偏好。
面对左利手孩子,我们无需刻意纠正,更明智的做法是接纳与支持,为孩子提供适合左利手的剪刀、鼠标等工具,耐心引导其适应以右手为主设计的公共设施(如门把手、地铁闸机、座位安排等)。
还可以引导孩子两只手左右开弓,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和理解,而非“需要被矫正”。
希望家长们都能明白
左撇子不是“问题”,只是“差异”
多点理解和支持
让孩子能自信地使用左手来
吃饭、写字、探索世界
这才是最棒的呀!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伊诺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