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吴吉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千里之外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里,师生们心潮澎湃。在冼为坚国际会议中心会场、学生活动中心会场,校长徐扬生院士等10位校领导,与近400名师生齐聚一堂,屏息以待。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助理、创新创业处处长杨国华:
本次“九三阅兵”对青年人带来的积极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在100多年之前,梁启超先生写过一篇少年中国说,有几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也对当代的青年起到一个很大的激励作用,就是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阅兵以震撼的形式让青年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当下,警示未来,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士气,令人倍感自豪。当今之中国强盛如此,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助理陈恒:
希望我们的大学生能够汲取这种抗战胜利的精神和力量,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肯吃苦、能奉献的新时代的大学生,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当中,为我们国家的科技自立自强,乃至于为我们国家在捍卫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们强大的国家正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不仅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坚强后盾,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崇高的气节和优良的文化传统,必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持续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与生命力。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研究专业博士生赵月婷:
集体观看阅兵让我深受震撼,也更深刻体会到我们国家的强大。作为一名国际关系领域的研究者,我希望未来能够通过参与国际事务研究与合作,为国家应对国际挑战和制定外交策略提供学术支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青年一代应当具备全球视野和使命感,主动在国际舞台上施展才华、推动交流合作,同时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以实际行动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道扬书院本科生林垚芃:
参加全校集体观看阅兵,对我而言是一次非常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让我倍感自豪,也更直观地感受到国家的发展和制度的优越性。作为一名学习国际贸易与全球商务管理的学生,我希望将所学应用于助力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尤其是在全球供应链与跨境合作中借助数字化工具,参与建设高效透明的国际运营平台,帮助中国企业优化全球资源整合。
面对中国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我认为给年轻人带来更多参与国际组织及跨国企业实习和项目的机会,同时也提出更高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青年更应当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实际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成长,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主办、多家学术团体支持、子非鱼艺术馆承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大湾区学者书法展在大学艺术中心惊艳亮相。
此次展览旨在以书法艺术回应时代命题,传承民族记忆,弘扬家国精神。参展的十二位学者包括:徐扬生院士(融汉碑古拙与清隶儒雅)、潘云鹤院士(承袭“二王”等大家,尽显江南灵秀才情)、何继善院士(书体工整而内藏变化)、金耀基教授(独创“金体文”,独树一帜)、谢和平院士(草书溯源张旭、怀素之狂逸)、陈鲸院士(诸体兼善)、郑培凯教授(书写自然流淌心性)、孟建民院士(擘窠大字气势磅礴),以及张五常、王玉明、黄玉山、黄承发等诸位方家。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涵盖真、草、隶、篆、行五体精髓,以笔墨诠释历史与和平的主题。
展览不仅是对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庄重纪念,更以翰墨为媒介,凝铸中华民族的精神密码与家国情怀。
(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