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2025年暑运已落下帷幕,深圳铁路以“客流高位运行、运力动态调配、应急处置高效、服务精准升级”四大特征,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7月1日至8月31日,深圳铁路共发送旅客1916.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多发送旅客99.4万人次,增幅5.5%,创历年暑运旅客发送量新高。
从“单向流动”到“双向奔赴”
据统计,暑运期间,深圳铁路累计到发旅客3723.6万人次,同比增幅7.0%。其中,深圳北站累计到发旅客2612.6万人次,同比增幅6.1%;福田站累计到发旅客183.3万人次,同比增幅24.0%;深圳站、深圳东站分别累计到发旅客414.4万人次、284.8万人次。
广深港高铁跨境客流达612.4万人次,同比增幅16.7%。数据揭示双向特征:香港发往深圳地区旅客占其内地总客流的48.7%,深圳地区发往香港旅客占内地赴港总客流的49%。“双城通勤族”占比三成,跨境旅游、商务往来、家庭探亲构成主要需求,助力形成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据了解,今年暑运整体客流稳定增长,主要以学生流、旅游流、探亲流为主,商务流为辅。热门方向中,省内短途游主要往返广州、潮州、梅州等方向,省外中长途游主要往返长沙、武汉、桂林等方向。其中,学生流、亲子游出行需求旺盛,分别占比7.2%、13.7%。
从“高效调度”到“韧性保障”
据深圳车站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旅客多样性的出行需求,铁路部门根据候补购票数据情况,科学分析旅客出行规律,及时在热门方向、时段增加运力。暑运期间,深圳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72列,累计安排临时旅客列车2363列,增开深圳前往日照、太原、启东、上海松江、邵阳、张家界、重庆等直通方向旅客列车。其中,加开往返广州、长沙、武汉、贵阳、汕头、厦门等方向夜间高铁300余列,累计运送旅客超11.5万人次。
针对暑期出现的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深圳铁路全力做好防洪防汛工作,积极应对强降雨、大风等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主动规避风险;动态增设退票改签窗口,方便旅客线下办理业务;实时通报列车停运、晚点及恢复情况,进一步保障旅客出行信息透明;设有应急物资仓库,储备充足食品、饮用水等,以满足应急需求。
从“基础保障”到“体验升级”
在运力保障与应急处置的基础上,深圳铁路进一步深化服务内涵,通过“科技+人文”双轮驱动,推动旅客出行体验从“满足需求”向“创造价值”跃升。
在运输服务产品方面,广深港高铁、厦深高铁、京港高铁昌深段、广深城际推出的“定期票”“计次票”,满足通勤旅客高频出行需求;跨境列车“灵活行”服务覆盖香港西九龙至深圳北、福田等站点,旅客可免费改签3次,暑运期间累计服务旅客超2.3万人次。
在重点旅客服务方面,深圳铁路健全“线上预约+线下响应”机制,通过12306APP、车站服务台等渠道,为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提供轮椅推送、爱心通道、个性化关怀等全程无障碍服务。暑运期间,深圳铁路累计帮扶重点旅客7600余人次。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秦天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