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深圳民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围绕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始终与特区同频,不断拓展民政服务的边界和模式,全力推动特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民政部、省民政厅分别出台14项和19项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具体举措,“创新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管理制度”纳入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社会组织体制机制试点改革、公益慈善、不分户籍基本殡葬服务免费、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等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特困人员供养、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老年人福利和优待等民生保障的政策标准、覆盖范围,均处于国内城市领先地位。
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打造“老有颐养”的深圳范例
养老既是事业,也是产业,既关乎民生福祉,又是新的经济增长极。深圳以养老服务为龙头牵引,带动事业产业发展,坚持“三统筹、五赋能”(统筹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力量,深化机制、科技、商业、法治、金融五个赋能),贯通养老全生命周期链条,把惠民生和扩内需、促产业结合起来,打造“老有颐养”新标杆、银发经济新生态。
聚焦养老服务机制创新。高规格推进老龄工作,创新实施“党建+”智慧养老社区试点,组建全国首个养老产业链党委,培育头部企业集群,会员单位突破400家。
科学构建养老服务发展格局。制定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明确到2035年预留不少于1.9平方公里养老用地,供给11.2万张养老床位。建立并落实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机制,建成街道长者服务中心74家、社区长者服务站188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2099个,长者饭堂及助餐点266家,2025年实现街道长者服务中心、老龄化社区长者服务站100%全覆盖。与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共建全国首个政校合作的专业养老学院,打造养老服务人才“黄埔军校”。
数智赋能“解锁”智慧养老应用新场景。以市养老护理院为示范点并逐步推广,建立乐龄科技评估与展示中心,培育孵化、测试认证、引导落地脑吾脑、银河通用、明智云等企业50余款智慧养老产品。建设社区智慧养老产品展示体验消费中心,支持华为、绿米等企业为不同老年群体深度定制开发全屋智能系列产品。打造银发消费平台和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进一步强化银发消费品推广,优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
培育银发经济新生态。构建“1+N”银发经济产业园,16个实体区级园区集聚1143家企业;连续举办两届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促成交易及投融资额近12亿元。与中国残联、民政部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达成合作,为深圳企业和产品开通“直通车”,民政部康复辅助器具重点实验室落户深圳。推动腾讯、星尘智能、越疆等企业技术创新,形成“催生新品、锻造竞品、培育爆品”的良性循环。用好2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2024年智能居家适老化改造完成1.6万户,销售额超2.5亿元。联合金融等部门在全国率先出台专项金融扶持政策,有效支持养老机构和老年用品产品企业发展。
完善“大救助”服务体系,构建“弱有众扶”新格局
先后制定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临时救助办法等政策文件,将支出型困难家庭纳入救助兜底保障范围,构建形成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低保、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金、低保边缘家庭认定等标准居全国全省前列。孤儿最低养育标准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标准居全省前列。
大力实施综合救助。联合工青妇、残联等单位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打造综合救助平台,汇聚15个部门40类数据,形成包含民政、专项救助管理部门、群团组织、慈善力量等44项救助政策措施、3914项关爱帮扶资源,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强化动态监测主动发现。通过“大数据+铁脚板”相结合,线上对低保、特困、重点关爱妇女儿童等14类人员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线下强化“双百”社工、网格员入户走访,每月探访关爱逾3400名独居、空巢等特殊困难老人,关爱帮扶1.2万名困境儿童。
加强救助慈善有机衔接。积极引导有条件的慈善组织围绕“弱有众扶”“老有颐养”“幼有善育”设立专项基金、建立慈善信托、打造品牌项目,及时链接慈善资源关爱帮扶困弱群体、回应本地民生关切。比如,指导市慈善会联合深圳湾实验室科技基金会、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SMART-SZBL)罕见病研究中心,发起罕见病“微光同行”慈善项目,争取5年筹集3000万元善款,实施新药研发与诊断技术攻关,助力罕见神经系统发育障碍诊疗突破。
发挥独特优势,引导社会组织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市登记社会组织10487家,其中社会团体4994家,民办非企业单位5027家,基金会466家。
打造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发展高地。把握综合改革试点契机,推动6家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全部登记成立,5家落户河套,是在民政部登记成立的第一批取消业务主管单位的科技产业类国际组织。配套制定全国首个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综合监管文件,填补国内有关政策制度空白。6家组织吸纳境内外会员企业1951家,输出标准135项,在助力攻坚关键技术、提高产业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第三推动力”作用。市领导挂点服务72家重点行业协会商会。依托“深i企”健全行业协会商会问题诉求反映与办理常态机制,及时解决困难问题。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行业协会49家,实现“一集群一协会”全覆盖;搭建1478个交流合作和供需对接平台,举办交易会561场,服务会员企业超10万家,促成意向交易金额215亿元。创新推出“七个一”行业协会服务包,并链接银行金融资源,为行业协会及其会员企业发展授信达6000亿元体量,深圳以改革创新精神助推行业协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被民政部全国推广。
凝聚慈善力量,更好服务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
连续多年位居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前列,被誉为全国最具爱心和最慷慨城市。
慈善规模不断增长。全市近3年社会捐赠总额317.38亿元、年均105.79亿元,人均捐赠额全国第一、每十万人拥有慈善组织数全国第三。
打造慈善品牌项目。充分运用深圳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等平台培育遴选优质项目,完善慈善领域供需精准对接机制。培育实施“特区建设者大病关爱基金”“深圳市爱特乐团”“爱达福公益饺子店”“喜憨儿洗车”等一批知名度高、公信力强的慈善品牌项目。其中,将孤独症、罕见病患者等纳入“特区建设者大病关爱基金”救助范畴,项目年资助额逾2400万元、惠及困难群众超1200人。
引导社会捐赠资金长期稳定支持基础科研和教育事业。截至2024年,“未来探索奖”“新基石研究员项目”两大项目已累计资助科学家362人次,累计发放资助金额达15.1亿元。深圳7家高校基金会2024年共接收捐赠4.77亿元,同比增长31.31%。其中,深圳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育基金会、深圳市深圳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年度捐赠收入连续两年突破1亿元。
提升专项服务质效,增强“获得感”改善“体验感”
优化婚姻登记服务,满足群众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自2021年起,深圳率先开展婚姻登记“跨省通办”,2025年升级为“全国通办”,5年来累计办理“异地通办”业务158979对,居全国前列,让年轻人不再“为爱奔波”。同时,推行婚姻登记机关进公园,福田、大鹏等婚登机关成为网红打卡点;在“520”等特殊时间节点,推行“不办完不打烊”,实行幸福“零等待”,近年来我市婚姻登记数量持续位居全国大城市前列。
大力推进“婚姻+”,助力甜蜜经济发展。围绕婚恋相关“恋、购、影、礼、宴、住、游、娱”八大核心领域,举办“甜蜜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月”,活动期间各区开展海上颁证、高空颁证等特色活动,发布“甜蜜地图”“甜蜜商圈”“婚旅线路”,为适婚群体提供婚品采购、婚纱摄影、婚礼策划、婚宴酒席、酒店住宿、蜜月度假、娱乐休闲等“一站式”产品服务,相关商圈客流明显增长,带动相关产业和服务消费突破80亿元。
殡葬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我市将殡葬基本服务费用全面纳入财政保障,最高减免金额2200元,累计减免总额已达4.2亿元,进一步减轻市民群众办葬负担;组织开展海葬、树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葬70余次,移风易俗、绿色殡葬的文明新风深入人心;积极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开设“身后事服务站”,致力实现身后事办理更便捷、更高效。
新征程上,深圳民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深化系统治理与多元协同。我们将持续强化民生服务的整体性、协同性和创造性,努力探索超大型城市民生治理新路径,用心用情绘就民生幸福温暖底色,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深圳实践贡献坚实的民政力量。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诗敏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会徽以“繁荣、包容”为立意,撷取礼花绽放瞬间,由三朵花瓣交叠旋转形成图案,通过提取花朵外形和色彩,环绕花心螺旋围合一体,形成同心礼花,寓意粤港澳大湾区交融互通、活力无限,背靠祖国、绽放世界。 十五运会会徽图案由代表粤港澳三地的花瓣交叠旋转而成。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分竞技体育比赛与群众赛事活动两大类。其中群众赛事面向普通民众开放,以推动全民健身、鼓励全民参与为目标,核心特点是低门槛、广覆盖、强互动。你知道下面哪个项目不属于“十五运” 群众赛事比赛项目吗?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启幕。作为本次全运会的主要承办城市之一,深圳也将迎来多项重量级赛事。你知道以下哪些比赛项目会在深圳赛区举办吗?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