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总部,又多了一家;这家总部,和一般企业的总部还不太一样,它是一个央地合作的集中采购平台。
11月6日上午,注册地和总部位于深圳的央地合作采购平台中资阳光采购交易平台在北京揭牌,首批由央企、深圳国企和大型民企发起的采购项目也同时上线。
小政参加了这次揭牌活动,在现场了解到,平台将率先服务未自建采购平台的央企,实现与全部央企自建采购平台互联互通、采购数据全部纳入,并吸引和拓展地方国企、民营等各类所有制企业客户进入平台交易。
这意味着,通过直接上平台采购或系统互联互通方式,央企采购将全部接入该平台。
中资阳光采购交易平台包括基础采购交易、供应链管理、大数据咨询以及金融服务等板块,由深圳交易集团有限公司、中资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及腾讯公司联合成立的混合所有制合资公司运营,致力于打造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服务一流的互联网采购平台。
参加揭牌活动的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指出,建设中资阳光采购交易平台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建设重要指示批示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要举措。
数据显示,2018年央企采购总金额达12.1万亿元,约占央企年营业成本总额的50%左右。据测算,采购成本每降低1%,利润总额可相应提高7.2%左右。按照央地采购交易平台10%的目标资金节约率测算,每年10万亿元的采购预算,将节约采购成本1万亿元。
阳光、阳光再阳光,提质、提质再提质,节支、节支再节支!
翁杰明在讲话时反复强调的这几个关键词,正是组建中资阳光采购交易平台的重大意义和目标定位之所在。
小政了解到,组建阳光采购交易平台,有望实现跨行业、跨区域采购资源互联互通,支撑采购交易综合监管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服务,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采购服务模式,由国有企业采购拓展到各类所有制企业采购,有效发挥优化结构、畅通循环、稳定增长、对冲风险的积极作用。
依托阳光采购平台建设集“基础采购交易、供应链管理、大数据咨询、金融服务”等多元化服务于一体、互融共生的业务生态链,还有望实现中央企业采购专业化、高效化、集约化,促进企业降本节支、挖潜增效,向管理要效率、要效益,厚植企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国企采购是容易发生腐败问题的重点领域之一,加强和规范国企采购监管一直是各级纪委监委、国资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工作。中资阳光采购交易平台,推动央企采购进入统一平台、按照统一规则进行交易,通过信息互联互通,综合运用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可视化技术,建立采购全过程闭环监督体系,实现智慧监督全覆盖,对于进一步夯实筑牢央企采购廉政风险防控堤坝,促进央企采购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也有着重要意义。
为什么国务院国资委将该重大集中采购平台落户深圳?
在揭牌活动现场,翁杰明对这一问题作出了非常明确的回答:
其一,这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要举措。
翁杰明要求,平台要汇聚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各自优势,不断提升公信力、凝聚力,在推动中央企业阳光采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水平,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要加强顶层设计,抓好统筹规划,主动对接中央企业采购需求,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运营模式、工作思路和阶段性任务;要抓紧建立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稳步推进平台建设任务落地落实,努力成为阳光采购先行者。
深圳市市长陈如桂在参加活动时也表示,深圳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深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实施综合改革试点重大历史机遇,切实把交易平台建设好、发展好、运营好,打造引领央地合作的范例,携手央企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新的贡献。
其二,深圳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领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和实践,为组建阳光采购交易平台奠定了扎实基础。
近年来,深圳要素交易市场化改革力度全国领先。深圳阳光采购平台已于2018年正式上线运行,是即将成立的央地合作采购交易平台的雏形,实现了全链条、智慧化的采购监管和服务。成立两年来累计交易金额1900亿元,资金节约率约14.7%,资源性资产租赁平台通过进场公开招租竞价交易,实现国资增值17.2亿元,有效监督、有效益的监督成为深圳国资鲜明特色。
见习编辑 连博